從三四米高的橋上跳下擒獲一人、追擊800米再捕獲一人,直到完成任務,云南省邊防武警總隊紅河邊防支隊機動一中隊戰士張豪(上圖,資料照片)才癱軟下來。 癱軟并非因為體力不濟,而是因為在跳橋追捕前,張豪已經中彈,彈傷更是多達18處。危難時刻,這位1997年出生的邊防兵夠“兵味”,也因此獲評“全國優秀人民警察”。 “我不能怕他們,不然他們怎么會怕我們” “隊長,我好像被打著了!”將抓獲的第二名犯罪嫌疑人交接給戰友,張豪身體再也支撐不住了。 中隊長羅松清楚地記得那天是2017年1月16日,就在春節前幾天。凌晨3點40分,執勤官兵接到報警,乘坐偽裝成地方車輛的執勤車向案發現場快速靠近。 犯罪分子很是狡猾:手持棍棒刀槍專門挑大車打劫,搶劫不設下限,50、100元也要;選擇遠離城鎮、二級路和高山密林的交界處攔路打劫,夜深人靜時下手,方便逃跑。不過當晚行動前,中隊已經做了足夠功課:提前勘查搶劫多發路段,摸清可能逃跑路線,誰來追擊、誰去堵截,分工明確。 在距離作案現場10米左右時,膽大妄為的犯罪嫌疑人企圖上前逼停官兵乘坐的偽裝車輛并實施搶劫。犯罪嫌疑人逐漸靠近,張豪也收到了實施抓捕行動的指令,他第一個沖下車,亮明身份的同時箭步上前實施抓捕。驚慌失措的嫌疑人邊逃跑邊轉身開槍,就是在這一波胡亂射擊中張豪中彈。 為了躲避抓捕,犯罪嫌疑人翻身跳下高速,張豪想都沒想就跟著跳了下去,三四米的高度,張豪穩當落地,犯罪嫌疑人卻摔斷了肋骨;張豪繼續追擊800米,和戰友合力抓獲了另一名犯罪嫌疑人,當場繳獲火藥槍2支、射釘槍3支。 幫張豪脫下防護裝備的瞬間,戰友一下子全蒙了:防彈衣被打爛,腿部已血肉模糊,根本數不出中彈多少處。 時隔數月,張豪腿上的傷痕仍然觸目驚心。記者問張豪有沒有后怕,他說:“我是邊防戰士,我不能怕他們,不然他們怎么會怕我們!” “隊長,你可千萬別告訴我媽” 在去醫院的車上,戰友余鴻海“埋怨”張豪:“被打著了你怎么現在才說?” “當時光顧著抓捕嫌疑人沒注意,小傷,沒事。”張豪說得輕松,可他的臉色卻告訴大家:事情不妙。 在河口縣人民醫院,醫生當場從張豪左大腿、右手肘部取出鋼珠兩顆,隨后連夜轉送至開遠市解放軍59醫院,經過長達5小時的手術,張豪的傷情才得到控制。 張豪雙腿膝蓋處仍有3顆鋼珠位于關節深處無法取出,每逢變天,傷痛仍在折磨著他的身體。 要說張豪從沒怕過,也不客觀。躺在病床上的張豪一再央求中隊領導不要將他的情況告訴家里。 春節時,中隊領導瞞著張豪將他的家人接到河口團聚。看著張豪纏滿繃帶的雙腿,張豪的母親潸然淚下。 當兵,算是張豪完成父親的心愿。張豪出生在云南昆明尋甸縣的一個小山村,父親在他兩歲時就得腦膜炎去世了。母親告訴他,父親一直夢想當兵,那一抹軍綠從此在張豪心中生了根。2015年6月,張豪放棄了考大學的機會,毅然報名參軍,來到紅河邊防支隊。 剛入伍時,張豪干什么都比別人慢半拍。可他不服氣,戰友們睡了,他一個人在床頭汗流浹背地做俯臥撐;天還沒亮,他已腿綁沙袋在訓練場上開始練長跑。新兵連結業,張豪的體能考核成績名列前茅。 “參加過實戰才沒遺憾,這樣的經歷才夠兵味” 機動隊是邊防部隊的特種兵,承擔著急、難、險、重的各類任務,要求每一名隊員都必須有硬功夫、真本事。 為了成為一名“尖刀班”的“尖兵”,張豪主動放棄休息時間,給自己“加餐”訓練,他也如愿成為了“尖刀班”的戰斗隊員。中隊多次執行打擊高速路搶劫任務,張豪都主動報名參戰。他說:“和平年代,參加過實戰才沒遺憾,雖然受了傷,但這樣的經歷才夠兵味。” 不過,和平年代的兵味并不僅僅來自戰場。營區附近有位孤寡老人叫盤三妹,今年82歲,無依無靠。2016年以來,張豪主動承擔起了照顧老人的工作,營區周圍的群眾都夸“娃娃兵懂事”。 2016年7月的一天深夜,張豪和戰友協助公安機關在高速公路口開展堵卡勤務。突然,一名可疑男子騎著摩托來到卡點處,神秘地將他拉到一邊,低聲說:“兄弟通融下,讓后面那幾輛車過一下。”隨后從包里拿出一沓錢塞給張豪。面對這一幕張豪如臨大敵,厲聲將其喝退。 在云南邊防一線,邊防戰士幾乎都和張豪一樣面臨過同樣的選擇。任務越是艱險,意志越是堅韌,追求越是執著。紅河邊防支隊政委劉宏宇說,“在緝毒戰場、在緝私一線、在維護邊境地區穩定的斗爭中,邊防軍人都該像張豪一樣敢于亮劍,見困難就上,見紅旗就扛。” |
相關閱讀:
- [ 06-13]印尼首都雅加達連發持槍劫案 兩青年遭劫殺
- [ 05-31]“小區衛士”葉茂喜歡“管閑事” 赤手空拳勇斗持槍歹徒
- [ 05-31]奧蘭多機場持槍男子被逮捕:未開一槍 所有人安全
- [ 05-26]80后男子非法持槍打野豬獲刑一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