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22日報道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6月21日刊登題為《中國“爆買”工業機器人的日本商機》的報道稱,中國的工業機器人需求正在快速增加,原因在于生產現場的人手不足和自動化需求高漲,日本企業正抓緊通過增產進行應對,在記者對當地“爆買”工業機器人的情況進行采訪的過程中,可以看出正迎來人口結構變化這一“拐點的中國”的現狀逐漸浮出水面。 安川電機上海市基地。(《日本經濟新聞》網站) 報道稱,在距離上海3個半小時車程的浙江港口城市寧波,家電零部件企業新露在沖壓加工工序導入了川崎重工業制造的機器人,將每條生產線的工人數量由10人減到了1人。 “人工費最近3年漲了一倍。機器人引進后能保修10年”,新露董事長石國良說,據說政府提供補貼,附近的企業全都在引進機器人。新露原本面向國內制造海綿,而現在將客戶范圍擴大到了美國企業等,2016年的銷售額為3000萬美元,并通過引進機器人提高了品質,訂單正以年間20%的速度增長。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除了人工費上漲外,中國的勞動力人口也從2012年開始減少,省力化需求高漲也在推動機器人需求的迅速增長。 報道稱,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占一半以上份額的日本和歐洲企業都認為,“如今正是投資時機”(川崎重工),展開攻勢。川崎重工將把2016年度生產4000臺的主力蘇州工廠的產量提高至2017年度的7000臺,增長約8成。此外,不二越公司將在2018年之前在中國啟用新工廠,把產能增加至現在的約3倍,即每月1000臺。 報道稱,在中國,智能手機和汽車的銷售出現放緩趨勢,有觀點擔心秋季以后機床銷售減速。另一方面,各企業一致認為,工業機器人將保持強勁需求。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顯示,中國2015年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6.7萬臺,占到世界市場的約3成。此外還預測稱,中國市場2016~2019年將年均增長20%,到2019年占世界市場的4成。不二越的執行董事原英明干勁十足地表示,“農業等在日本難以想象的需求正在形成”。 |
相關閱讀:
- [ 06-18]工業機器人:從大體量向優品質轉變
- [ 05-08]工業機器人如何走得穩? 工信部擬提高行業準入門檻
- [ 12-20]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構建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
- [ 12-14]前10月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5萬多臺 遠超去年總量
- [ 12-14]工信部:近期將發布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