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走勢如何?這是國際社會關注的大熱門。今年以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連續兩次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將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速調高至6.7%。無巧不成書,包括世界銀行、經合組織、穆迪、摩根士丹利等國際機構,近期紛紛表示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給中國經濟投“信任票”,認可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 眾多國際機構“齊刷刷”為中國經濟“點贊”,緣由何在?有關機構判斷中國經濟各有依據和邏輯,但這些依據和邏輯都指向一個共識,即中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向好。 首先,中國經濟發展有深化改革政策護航。中國政府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穩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體制機制改革和防范系統性風險,著力解決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中長期、深層次問題。一段時間以來,隨著“三去一降一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機制逐步形成,中國經濟發展的內需潛力不斷釋放,改革紅利不斷釋放。IMF總裁拉加德坦言,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主要基于兩點考慮,一是中國推動改革的決心,二是中國沒有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中國經濟增長的基礎扎實,有很強的可持續性。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呈現良好的韌性。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國GDP增速已經連續7個季度位于6.7%到6.9%區間,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達6.9%。 其次,中國經濟正孕育著澎湃增長動力。中國正由傳統發展模式轉向消費升級、新興產業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新舊發展動能加速轉換。在產業結構方面,今年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56.5%,比去年的51.6%的比重提高近5個百分點;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7.2%,取代投資和出口成為經濟增長主引擎,且表現出穩定發展態勢。經合組織認為,經濟增長方式向消費與服務業驅動型轉變,預計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將進一步增強。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工業機器人消費增長50%以上,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的快速增長,對中國經濟整體增長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世界銀行行長金墉表示,中國在推進城鎮化、發展先進制造業等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這將會進一步提高中國的競爭力”。可以斷定,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推進,共享經濟、分享經濟、智能家居等新業態的快速發展,將不斷給中國經濟增長注入強勁新動力。 第三,中國經濟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其中蘊藏的發展潛能無比巨大。中國經濟正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努力發展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知識型經濟,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中國正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用全新的“增長故事”,詮釋“世界經濟發展主要驅動力”和“全球經濟復蘇支撐要素”。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的一股強大“暖流”! |
相關閱讀:
- [ 06-21]多家國際投資機構認為:中國經濟將持續健康發展
- [ 06-20]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勢頭沒有改變
- [ 06-16]統計顯示: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輝煌成就
- [ 06-16]IMF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期至6.7%
- [ 06-15]英媒:歐洲央行外儲首添人民幣資產 中國經濟地位被接受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