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藥品加成后,到醫院開藥的人多了,記者調查發現—— 醫院有些藥比藥店還便宜 繼武漢同濟、協和兩大部屬醫院取消藥品零加成后, 6月1日零時起,企業和部隊醫院也隨之跟進,武漢市第三批76家公立醫院加入醫改。至此,武漢所有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患者從公立醫院拿藥與醫院進價一樣。 醫改的直接結果是醫院的藥價變“平價”了。一位細心的余女士致電本報熱線82333333,說經過比價,現在反倒是藥店的藥比醫院貴了。“就說同樣一瓶復方甘草合劑,藥店5塊多一瓶,醫院2.5元一瓶。”電話中她告訴記者,她轉了好幾家藥店都是這樣。 接到熱線后,武漢晚報記者隨即探訪了漢口、東西湖和漢陽的4家藥店,對比了9種藥品價格,發現部分同規格的藥物,藥店的確比醫院貴,差價最大的高達10元。 藥店店主對“比價”很敏感 “你們這里有沒有‘百蕊顆粒’啊?”前天上午9點,記者來到位于金銀湖一小區內的藥店假裝買藥,店主說沒有“百蕊顆粒”,熱心推薦了另一種藥品“蒲地藍口服液”,一盒10支,每支10ml,58元一盒。記者事前了解,如果在醫院買的話,“蒲地藍口服液”是6支裝,23.92元一盒。就每一支的單價來說,藥店要貴一些。 “‘蒲地藍’也行,但我想要6支裝的。”店主臉一沉:“6支裝的沒有。” “那有沒有康普力星的‘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咧?”記者又打探到。 店主打量了記者一番,不耐煩道:“你到底買么藥,不買就走。” 盡管被下“逐客令”,記者還是厚著臉皮在藥店晃了一圈,看到康普力星的“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售價32.9元,而同規格的藥在醫院售價為25.82元。 前天下午兩點,記者又來到位于三陽路的“心連心大藥房”和趙家條的“生達新世界”,詢問店主有沒有15ml/瓶的“托恩(布洛芬混懸滴劑)”,醫院定價10.01元,兩家店主均表示沒有,但有同成分的藥物“美林(布洛芬混懸滴劑)”,100mg裝,19.9元。而前面提過的“康普力星”的售價則和金銀湖小區的藥店一樣,均是32.9元。 對比9種藥3種缺貨 4種醫院價格更便宜 昨天上午10點,記者來到位于漢陽赫山路的福隆藥店,告訴店員家里有老人有心血管疾病,需要買處方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絡活喜)”“氯吡格雷片(泰嘉)”和“瑞舒伐他汀鈣片(可定)”三種藥。 這幾種慢性病的藥物都是處方藥,在金銀湖和三陽路以及趙家條藥店都沒有和醫院同廠家、同規格的。但這家藥店藥品比較齊全,除了沒有“泰嘉”,另兩種都有。“絡活喜”售價29.5元,比醫院便宜0.38元;不過同規格的“可定”售價56元,醫院的藥價則是49.25元。 “你們這‘可定’怎么比醫院還貴。”記者質疑。店員則解釋說,“‘可定’一直都是這個價,是因為醫院取消了藥品加成,顯得我們的藥貴。” 記者又趁熱打鐵,詢問有沒有桔貝合劑和復方丹參滴丸,得知價格分別為38元和26元。后者與醫院價格差不多,可前者足比醫院貴了近10元。 算下來,記者探訪的9種藥品中,除“泰嘉”“百蕊顆粒”和“托恩布洛芬混懸滴劑”藥店缺貨外,剩下的6種藥品,4種都比醫院貴。 藥店價格是市場行為 發現藥店的藥比醫院貴的不止余女士一人,已經有細心市民知道這個“竅門”了。前天,記者在武漢市三醫院光谷院區呼吸內科、心內科、消化內科看到,由于65歲以上老人可以免掛號費,一些慢性病老人幾乎成了這些科室的“熟臉”,一來就直接告訴醫生要開哪些藥。 “幾個月前我就發現我吃的藥還是醫院更便宜些。”67歲的陳奶奶告訴記者,她有高血壓,醫院給開的是“絡活喜”,但家附近的藥店都沒賣的,后來兒子在“京東到家”上幫她搜到有,可價格比醫院貴了好幾塊,此外還要付6元錢的快遞費。“那還不如就在家附近的三醫院開,走走路還能鍛煉身體呢。” 為什么同規格的藥品,藥店售價有的跟醫院差不多,有的卻貴一些呢?武漢市第五醫院附近的“益豐大藥房”一位負責人透露,藥店的藥品分為兩類,一是政府定價的藥品,二是市場調節的藥品。“可定”“桔貝合劑”“康普力星”都屬于市場調節的藥品,價格與進貨渠道、店面位置、租金都有關系,只要明碼標價就沒有違反規定。 “醫院大部分藥品都是在政府采購平臺統一采購的。”武漢多家醫院藥劑科的臨床藥師說,取消藥品加成后,在政府平臺統一采購的藥品比由市場調節的藥店藥品便宜很正常。武漢市三醫院光谷院區藥劑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臨床藥師透露,她也早就注意到這種現象,還特意到藥店走訪過,發現醫院的很多藥品其實藥店都沒有同款。她認為,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后有價格優勢,藥店想要生存必須進行差異化經營。 |
相關閱讀:
- [ 06-24]福建啟動世行貸款醫改促進項目 規模3.1億美元
- [ 06-24]世界銀行3.1億美元貸款助力福建醫改
- [ 06-24]省衛計委就實施世行貸款醫改促進項目召開新聞發布會
- [ 06-24]閩啟動世行貸款醫改促進項目 規模3.1億美元
- [ 06-23]省衛計委就實施世行貸款醫改促進項目召開新聞發布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