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力——二十年共建文化盛世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有人用這句詩來形容香港回歸20年來的文化發展路徑。 盡管同根同源,但由于歷史原因,內地和香港在文化上同中存異。隨著兩地交流日益頻繁,香港如何進行文化重塑?內地如何更好地利用自身優勢與香港文化求同存異、共同發展?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 20年來兩地攜手共創文化盛世的實踐歷程,充分體現了習近平關于“文化強國”相關論述的理念與精髓。 2005年,注定成為內地與香港文化交流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11月9日,《內地與香港特區更緊密文化關系安排協議書》的簽署,被譽為“內地與香港文化交流新突破的起始點”。10余年白駒過隙,受惠于《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提供的優惠條件,如今兩地文化交流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平均每年活動逾600項,交流達7000人次。 “藝海流金--內地與港澳文化界交流活動”、“香江明月夜”慶中秋系列活動、“根與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港澳視覺藝術雙年展”等品牌交流活動持續推進。內地與香港藝術團體合作形式不斷增多,共同創作的現代舞劇《情書》大獲贊譽;兩地互派優秀劇團、藝術精品進入對方舉辦的中國藝術節、上海國際藝術節、香港藝術節等主流平臺,為彼此的文化生活錦上添花。 內地與香港攜手保護文化遺產,取得積極成效。截至2016年初,香港共有10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有兩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香港卷的編纂工作也已順利開展。 今年5月,值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際,“京港同慶”主題系列文化活動盛大啟幕。6月3日,有“民樂翹楚”美稱的香港中樂團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奏響悠揚樂章;“同心創前路 掌握新機遇”大型主題展覽在北京、天津、河北、甘肅、內蒙古等地同步舉行;第六屆香港主題電影展“風華絕代 港片年華”也將在各地巡回展出。 同根之樹,綻放出朵朵繁花。這場由香港駐京辦、香港貿發局、香港旅發局聯合內地相關機構共同帶來的文化饕餮盛宴,是20年來兩地齊力共建文化盛世的一次集中成果展示。 共融——二十年攜手“拼船出海” 在香港舉辦的一次學術交流會上,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周偉立被問起啟蒙歌曲,他脫口而出:《我的祖國》。隨后,1000余人的現場不約而同地合唱起這首歌。 真正的文化互通是政府的不懈倡導,最終轉化為民間的自覺行動,是一種文化之間的深度“浸染”,是時間對彼此交融的見證與“包漿”,最終生成牢不可破的“相知相守”。 2002年,由內地導演李少紅執導的電視劇《橘子紅了》在香港掀起收視熱潮,“民國”“江南”“書生”“愛情”,引發了香港人對內地影視劇文化的集體向往。內地獨樹一格的“市民文化”與“流行文化”也開始進入香港人的生活。 味覺,是一個城市最真實的感受。香港回歸后,越來越多的內地餐廳在香港落地,并深受市民青睞:西安肉夾饃、新疆大盤雞、云南過橋米線、川渝火鍋……這一連串美食生動地勾勒出一個“舌尖上的新香港”。 語言是文化最基本的承載體。回歸后香港的“普通話”教育滲透進社會肌理。和語言相比,貨幣是另一種無聲符號。在這個國際金融中心,人民幣開始在市民生活中被廣泛使用。如今,以微信、支付寶為代表的網絡支付也在香港落地。 …… 20年時光如梭。文化,這個世界上最無形卻又最堅韌的東西,把香港與內地緊緊聯系在一起。 2009年,通過粵港澳三地共同努力,粵劇成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3年,粵港合作促成舞劇《清明上河圖》赴北美演出,千年前的汴京繁華跨越歷史與地域再現國際頂級舞臺,成為兩地合作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次生動實踐。 2014年,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項目落戶河南漯河,該中心建成后的主要功能,是定期舉辦“中原論壇”,吸引全球各地的中華文化研究者前來參加,雙向交流。 2017年3月16日,中華文化產業國際聯合會在香港成立。執行會長王俐介紹說,聯合會將持續推動各類文旅項目的策劃實施,舉辦國學論壇講座,以及各種形式的中外文化產業相關活動,力促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 回歸二十年,文化的影響力已經塑造出一個新香港,它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習近平多次強調闡釋的“文化軟實力”。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從藝術殿堂到勾欄瓦肆,無數細節共同勾勒出一個宏大的歷史主題:香港文化與內地文化同根共榮齊發展,已匯聚成新的河流,將在新的歷史長河中奔騰出海,不懈不休。(文/樊帆) |
相關閱讀:
- [ 06-27]習近平前往國家博物館參觀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成就展
- [ 06-26]習近平在參觀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成就展時強調 把握國家發展機遇 推進“一國兩制”實踐
- [ 06-26]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六次會議
- [ 06-26]習近平談互聯網發展: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隱患
- [ 06-26]廿年不忘 習近平心系香江之同根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