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購物節剛剛過去,沖動的“剁手”一族又犯了難:閑置物品怎么辦?——網上賣了唄。 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 Data發布的《2016分享經濟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閑置市場規模保守估計已達4000億元,中國零售商業體系正在從純粹的“買買買”向更理性的“買買買+賣賣賣”轉化。但快速發展之下,由于監管機制不完善、信息不對稱,不少二手交易平臺淪為售假的溫床,閑置交易市場正成為網購假貨的重災區,消費者履陷維權困局。面對誠信缺失、假貨泛濫的市場,我們需要足以除病去疴的藥方。 二手交易監管難 業內人士指出,網絡經營是一個新生的服務業態,低成本、無門檻,兼有網絡交易的虛擬性、隱蔽性和復雜性,在目前社會誠信、商業誠信相對欠缺的條件下,固有的監管制度和監管手段,顯然難以適應。 二手閑置市場假貨泛濫、維權艱難,癥結在于其“C2C”(Customer to Customer,消費者之間)模式。不同于傳統的“經營者-消費者”交易模式,閑置交易雙方都是個體消費者,由于個人賣家不被要求在工商登記備案,導致工商行政執法部門無法進行有效監管,售假者違法成本幾近為零,一旦發生糾紛,買家維權時則處在絕對被動的地位。 “倘若賣家在交易時涉嫌虛假承諾,買家想通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維權并不好操作。”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指出,傳統意義上,以營利為動機且擁有執照的人才可稱為經營者,而二手交易的買賣雙方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消費者和經營者,并不適用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最多可用《合同法》或《民法通則》來解決。因為法律定性不明確,“個人閑置物品交易”產生的糾紛往往很難維權。 監管的難點還在于二手商品的特殊性質。“從性質上看,新消法和《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簡稱《辦法》)只適用于能衡量質量標準的新品,而二手商品的原貌無法鑒別,所以并不在《辦法》規定的范疇之內。”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蘇號朋說。 第三方平臺在網絡經營中既是被監管者又是監管者,它們的不作為也是導致監管不力的重要原因。部分企業急于擴大市場,忽視了自查責任和自查義務,入網審核查驗制度建設滯后?!捌脚_好像根本就不把關,什么東西都能在網上賣?!倍纸灰走_人張新芝說。 信用體系是關鍵 “閑魚、58同城、趕集網,騙子超級多,不懂就不要去買?!本W友“芯隨表動”的這番點評,幾乎把目前國內排名前列的二手交易平臺都拉入了黑名單。假貨泛濫不僅損害了用戶的權益,也給二手閑置交易的良性發展蒙上陰霾。 網上二手交易,如何不再靠碰運氣?不少專家都表示,關鍵在于健全交易平臺的信用體系。 “完善社會信用體系難度很大、過程漫長。但是各家網上交易平臺可以率先行動、積極建立基于自身平臺的信用體系。”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認為,今后平臺上的所有交易主體都應實名制注冊,或者是個人身份證號碼,或者是企業注冊登記號,“一旦出現售賣假貨、虛假承諾等行為,或者交易出現糾紛,平臺隨時可以溯源?!?/p> 目前,各大二手交易平臺正在加緊進行經濟信任體系建設。閑魚在去年8月推出了“實人認證”,通過與公安網數據校驗、運用人臉識別技術,確保個人身份真實可信;同時通過與芝麻信用、支付寶、淘寶、微博等賬號關聯對接,實時呈現用戶的征信數據。 業內人士劉國信認為,網絡交易是基于互聯網由第三方提供網絡銷售平臺實現的,只有緊緊抓住第三方交易平臺這個“牛鼻子”,才能釜底抽薪、事半功倍。 “企業不能只負責建平臺,還要管好、運營好?!壁w萍指出,平臺應當對交易產生的糾紛,尤其是質量安全問題負起責任,“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電商平臺沒有履行好義務,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二手交易平臺也是如此,決不能置身事外、一推了之?!?/p> 二手交易平臺也在積極進行商業模式創新,保障用戶交易安全。閑魚旗下的閑魚拍賣已經引入了獨立于買賣雙方的第三方鑒定機構——中檢集團奢侈品鑒定中心,針對二手奢侈品進行售前鑒定、售中監控、售后維權等。58同城旗下的轉轉則通過“自營”的模式解決手機數碼品類的假貨問題,賣家將手機發貨給平臺后,由轉轉平臺進行質量的鑒定和擔保,一旦買家購買后,轉轉負責一切售后事宜,并承擔相應的風險。這些舉措,不僅使買家更安心,對二手交易市場的健康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 消費維權需謹慎 “大家以后在閑魚上買二手蘋果機一定要謹慎了,沒想到水那么深?!币晃痪W友發現購買的iPhone 6s手機是翻新機,想退回卻已被賣家拉黑,只得如此感嘆。 從商品端到物流端再到消費端,交易平臺搭建的服務體系不夠健全,品類準入與退換貨渠道難以標準化,加上較差的商業信用環境,導致網上二手交易一旦遇到交易糾紛,消費者往往陷入維權困局。有什么辦法能盡量規避這樣的事情發生呢? 遵守交易流程。各大交易平臺應制定涵蓋雙方交易每一個環節的平臺交易規則,諸如“閑魚小法庭”等模式創新也有助于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有專家指出,只要按照平臺正常的交易流程進行交易,絕大多數傷害都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在第三方擔保平臺上交易,用平臺交流工具進行交流,收到貨物的同時當著快遞員的面驗貨并拍照等等。 做好證據留存。二手商品并不在新消法和《辦法》的保護范疇之內,一旦出現質量問題,買家無法享受七天無理由退換貨和三倍賠償等售后保障,退貨退款的糾紛隨之而來。 “如果想避免或者規避這種糾紛,在各個交易環節,證據的留存都非常重要?!敝袊裆屉s志執行社長張立棟指出。消費者在購買二手商品時必須謹慎,可以通過聊天工具跟賣家確認退換貨事宜,既了解情況保護自身利益,也可以保留證據方便日后維權舉證。 根據《合同法》第九章“買賣合同”中的規定,出賣的物品必須符合質量要求,出賣方要在交易進行前對物品存在的瑕疵、問題進行說明。如果真的在交易中出現了糾紛,雙方無法協商一致,可以利用照片、前期交易合約等證據以合同糾紛的名義提起訴訟,維護權益。 |
相關閱讀:
- [ 06-28]讓互聯網法院降低涉網維權成本
- [ 06-23]莆田市開通12330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熱線電話
- [ 06-23]專利維權莫陷入“破窗效應”
- [ 06-23]網購家電需謹慎 跨區維權難度大
- [ 06-22]泉州市婦聯系統維權工作推進會暨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部署會召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