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沃斯論壇]推進中國金融開放的好時機
2017-06-28 11:03:11?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當前是否是金融開放的大好時機?在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中國金融改革的全球影響”分論壇上,業內專家紛紛表示,當下是推進中國金融開放最好時機。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金融層面的開放主要有兩層含義:其一,金融服務市場是否開放;其二,資金流動是否開放。“在服務開放層面,中國企業有絕對優勢,這方面外企很少有特別成功的;但資金層面的開放要步步謹慎。但當下正是推動這一進程的大好時機。”李稻葵表示,首先,中國經濟正迎來拐點,在民間投資回升的推動下,中國GDP增速或將在2018年實現上行。其次,雖然全球都擔心美聯儲縮表,但現在的美聯儲更愿意關注中國市場,如果速度推進太快,會考慮中國因素。 “中國金融業和實體經濟一樣,今天的成就得益于開放。”在渤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伏安看來,中國銀行業需要進一步開放。按照我國當前的規定,單一外資銀行入股中資行的股份上限為19.9%。他認為,這是中國在入世之初,擔心外資銀行進來以后沖擊中國市場而設定的限制,但到今天,實際的沖擊比想象中要小,對于中資行來說,也需要通過開放來學習。畢竟,中資行無論在企業管理還是創新能力上都與外資行之間存在較大差距,需要通過開放來獲取學習的途徑。 此外,與會人員認為,金融降杠桿是目前確保經濟發展的前提。李伏安表示,金融杠桿過高對實體經濟宏觀貨幣造成比較大的壓力,這是國際上總結的經驗教訓。降杠桿與發展經濟不是對立的,一邊降杠桿一邊發展,是發展的前提,產能到一定程度杠桿也要降下來,如果不降下來對中國經濟發展就會有負面影響。 “我國的政府債務與西方相比有所不同,西方更多的是支持社會保障、救濟或者一些公共產品,但在中國,尤其是地方政府更多的是籌資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再通過PPP等方式,使政府投資、民間投資、資本投資共同發揮作用。所以,這個杠桿高也不是簡單的政府強制能力的問題,是進一步財富制造、財富創造和提高整體的償債能力,中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降杠桿都不會有太大的壓力。把這些杠桿降下來,讓市場有一個宏觀穩定的環境,讓政府適當地退出來,進而讓市場更多地發揮作用。”李伏安說。 “現在人民幣加入SDR,A股也進入MSCI指數,這表明中國金融開放的大門正在敞開。此外,也應把資本賬戶的開放作為金融改革的一個驅動力,這樣才能有更多的債券和流動性。但是,這些措施也會有負擔,需要更好地與大眾溝通,需要有更好的銀行監管體系,因為會有很多市場波動。如此這般,金融市場才能更加平滑地開展操作。”康奈爾大學教授Eswar Prasad表示。(經濟日報記者 溫濟聰) |
相關閱讀:
- [ 06-28]201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
- [ 06-28]“未來科技”亮相大連夏季達沃斯
- [ 06-27]201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傳遞中國經濟發展哪些重要信號?
- [ 06-27]夏季達沃斯,大連準備好了
- [ 06-26]夏季達沃斯論壇 關注科技與未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