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寧波漁山海域赤潮正處消亡階段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供圖 中新網寧波6月28日電(記者 李佳赟) 6月28日,記者從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從6月24日的檢測結果來看,漁山列島海域有害赤潮面積已減小至20平方公里,韭山列島及象山港海域有害赤潮面積均減小至10平方公里。從綜合監測指標情況判斷,此次赤潮正處于消亡階段。 近期,浙江省寧波市漁山列島至檀頭山海域發現有毒赤潮,面積約380平方公里。如今,寧波海域有害赤潮面積正持續減小,且在19日至24日期間,從寧波象山海域赤潮影響區域內抽檢的貝類等水產品中,麻痹性貝類毒素、神經性貝類毒素、腹瀉性貝類毒素均低于國家標準限制。 根據相關監(檢)測結果和專家組咨詢意見以及《寧波市海洋災害應急預案》要求,寧波市海洋災害應急指揮部于6月25日14時終止此次赤潮災害Ⅲ級應急響應。 鑒于寧波海域有害赤潮面積雖持續減小,但依舊沒有完全消亡,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繼續組織開展對此次赤潮進行跟蹤監(檢)測。在6月25日和26日采集自赤潮區域(漁山列島大小白礁)的10個批次共10份生物樣品中,均未檢出麻痹性貝類毒素、神經性貝類毒素、腹瀉性貝類毒素。 從綜合監測指標情況判斷,寧波象山海域的赤潮處于消亡階段。到目前為止,此次赤潮發生區域未發現魚貝類等死亡事故,寧波也未發生食用貝類等水產品中毒的現象。 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表示,將繼續做好此次赤潮的跟蹤監(檢)測工作,及時發布赤潮應急跟蹤監測通報,同時依托寧波海域生態浮標數據及漁民、志愿者的監測監視成果,動態關注寧波海域赤潮發展趨勢。 |
相關閱讀:
- [ 06-21]受毒赤潮影響 廈門貝類攤位紛紛“改行”賣蝦蟹
- [ 06-20]浙江寧波象山海域發現有毒赤潮 未發現魚貝類死亡
- [ 06-17]福建近岸海域未發現赤潮 未檢出有毒鏈狀裸甲藻
- [ 06-16]福建省近岸海域水色正常 各監視監測海域均未發現赤潮
- [ 06-16]“苗柏”幫忙 全省近岸海域赤潮已全部消亡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