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8日電 據發改委網站消息,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鐵路總公司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市域(郊)鐵路發展的指導意見》。 意見提出至2020年,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長江中游、成渝等經濟發達地區超大、特大城市及具備條件的大城市,市域(郊)鐵路骨干線路基本形成,構建核心區至周邊主要區域的1小時通勤圈;其余城市群和城鎮化地區具備條件的城市啟動市域(郊)鐵路規劃建設工作。 6月1日,天津于家堡高鐵站內,一位旅客準備入站乘坐高鐵。 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攝 意見提到,在充分利用既有鐵路的基礎上,有序新建部分線路,優化完善市域(郊)鐵路網絡。要根據市域(郊)鐵路的需求特征、服務對象、服務范圍等,合理把握其功能定位,因地制宜選擇標準制式、建設方案和運營模式。線路要串聯5萬人及以上的城鎮組團和旅游景點并設站,車站按照功能適應、設施簡易、安全便捷的原則盡量設置于城鎮中心,增強交通引導和提高客流聚集。設計速度宜為100~160公里/小時,平均站間距原則上不小于3公里。因地制宜確定敷設方式,優先采用地面或高架,集約利用通道資源和節省工程投資。深化項目前期工作,加強技術方案比選,增強方案的可實施性。 意見稱,市域(郊)鐵路原則上應采用公交化運營模式。利用既有鐵路開行市域(郊)列車的,鐵路企業要加強運輸組織協調、優化客運組織,采取增加既有列車停站、增加在重要客流集散地的停站頻率、在通勤高峰時段開行通勤列車等措施,提供符合群眾出行規律和客流特征、更加便民惠民利民的市域(郊)鐵路運輸服務。新建市域(郊)鐵路線路要嚴格落實城市公交化服務的各項要求,為群眾切實提供全程安全、便捷、貼心的運輸服務。要依托“互聯網+市域(郊)鐵路”,提升新建和既有線路的信息化、智能化服務水平,實現信息實時在線共享。城市政府有關部門要完善運營服務激勵機制,加強服務標準化建設,提升服務質量。 意見指出,規劃和項目實施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審批程序辦理,不得利用市域(郊)鐵路名義變相建設地鐵、單軌。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檢查和稽察,對違規行為進行嚴肅處理。 |
相關閱讀:
- [ 06-28]莆田16路公交線路臨時調整走向 取消供電公司站點
- [ 06-28]廈門10條公交線路明日臨時繞行 停靠站點不變
- [ 06-28]7月1日起廈門市20條公交線路將有所微調
- [ 06-24]國網莆田供電公司:加強線路巡視 護航中考保電
- [ 06-20]6月24日起廈門市950路和38路兩條線路有調整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