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走出大市場,“灰關”轉“白關”】 作為莫斯科(中國)溫嶺商會秘書長,顏琳富對在俄華商的生存狀態相當了解。走出大市場,是他給華商的忠告。 莫斯科柳布利諾大市場。(新華社記者王申攝) 顏琳富說,他現在是“兩條腿走路”,不僅在柳布利諾大市場做批發,也在俄羅斯成立公司做零售。公司在莫斯科繁華路段開設了旗艦店,并開拓網上銷售渠道。 柳布利諾大市場的銷售模式是等客戶上門,由于市場范圍小、客戶資源重復,門對門的惡性殺價不可避免。顏琳富認為,華商需要走出柳布利諾,直接面對消費者,嘗試O2O模式。 最近幾年,電子商務在俄羅斯迅猛發展,大量質優價廉的中國商品通過阿里速賣通等跨境電商平臺直接抵達俄羅斯消費者。 關于跨境電商對批發生意的影響,柳布利諾的商家莫衷一是。有華商認為,由于面向人群不同,跨境電商對柳布利諾的生意影響甚微。也有人持相反意見,認為跨境電商導致價格透明化,對批發生意沖擊很大。 阿里巴巴曾在北京雅寶路開過動員大會,鼓勵商家嘗試電子商務,并開設培訓課程。嘗試者不少,但成功者寥寥。 究其原因,勾善超認為,首先是做對俄貿易的商家對電商的重視程度不夠。很多人習慣了批發掙大錢,而電商每一筆掙的是小錢;其次,很多華商是做實體出身,對電商不了解,身邊沒有專業人才。 鄭日偉說,目前公司通過電商渠道的發貨走的都是“白關”,從國內注冊的公司發往國外注冊的公司,所有手續合法。他建議華商勇敢嘗試公司化正規經營,逐漸把“灰關”轉為“白關”。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