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方案:共贏的希望 “知道‘一帶一路’的請舉手。” 約有三分之一的與會者舉手響應。 “在‘一帶一路’有項目的請舉手。” 3位嘉賓舉手示意。 這是27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一場名為“新絲綢之路宏觀愿景”的討論會開場的一幕。全程英語交流,現場座無虛席,10多位嘉賓站著聽會。 主持人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伍人英,用圖解的方式講述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引發了大家的濃厚興趣。 “‘一帶一路’倡議是全球化的重要推進力。”伍人英說,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中國方案給了世界一個機會。 世界經濟就像大海不能退回到湖泊,全球化大潮不可逆轉。中國順勢而為,應勢利導,為全球化興利除弊提供了富有東方智慧的解決方案。 堅持創新驅動,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長模式;堅持協同聯動,打造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堅持與時俱進,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堅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在年初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習近平主席就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引領世界經濟走出困境,系統闡述了中國方案,贏得普遍贊譽。 “中國方案堅定了世界放大全球化正面效應的信心。”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說。 從冬季達沃斯出發,中國方案正在落實為中國行動。 一個多月前,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宣布,中國將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資金支持,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將分別提供2500億元和13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用于支持“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產能、金融合作。 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施瓦布興奮地回憶起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時的情景。他說,“一帶一路”不僅實現了物理上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還實現數字互通,是一種創新型的合作方式,打造了一個可以讓各個國家和地區平等參與、實現共贏的新平臺,有望成為國際間合作共贏發展模式的典范。 新平臺,新模式,中國方案備受矚目。 26歲的ofo創始人戴威首次參加夏季達沃斯論壇,就成為一顆“新星”。荷蘭、德國、葡萄牙等國的政府代表和與會企業紛紛向他發出邀請,希望能夠引進這種共享單車的模式。 “共享單車是中國創造出來的,歐美開始模仿我們。”戴威說,中國發展共享經濟,實現了包容性增長,為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可。“我的小目標是到今年底,實現20個國家、200個城市,有2000萬輛共享單車。” “‘一帶一路’倡議開啟了全球化的3.0版本。”與會的蘇黎世財產保險(中國)公司總裁于璐巍說,“到2025年,僅中資企業有關‘一帶一路’的財險保單,或可達到50億美元的規模,這是我們的巨大機遇。” 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信心鼓舞世界,動力激蕩全球,方案引領未來——中國為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著穩定性,彰顯著大國的擔當與貢獻。 2017年的世界經濟論壇,留下燦爛印記:它越過阿爾卑斯山,橫貫歐亞大陸,劃過時空的弧線,見證著中國為“世界之問”找到了明確清晰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