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日本東京都舉行了議會選舉投票。 在這場被稱為“2017年最大政治決戰”的選舉中,自民黨遭遇慘敗。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現任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領導的地區政黨“都民第一會”大獲全勝。 有分析認為,在安倍正處于推進修憲、延長政治生命的關鍵階段,自民黨在首都的失利拉響了安倍政權的警報,或許將給今后的日本政壇帶來不小的影響。 年度“最大政治決戰”自民黨遭遇慘敗 東京都議會的選舉結果顯示,由小池領導的地區政黨“都民第一會”所推舉的50名候選人當選49人,取代自民黨成為了本屆都議會第一大黨,再加上支持小池都政的公明黨及其他黨派獲得的30席,小池勢力最終取得79席的大勝,遠超確保過半數的64席。而自民黨則從原有的57個議席大幅減少至23席,遭遇了歷史性的慘敗,基本喪失了對未來都政的影響力。 在大勢已定后,小池2日晚笑容滿面地對媒體表示,為自己以都民視角推進的成果得到民眾認可感到高興。而自民黨都議會選舉總部則是一片愁云慘淡,主導此次選舉的自民黨東京都支部聯合會會長下村博文面色嚴峻地稱:“(結果)比預料更為嚴峻,深感責任重大。” 由于東京都在日本具有特殊政治地位,都議會選舉歷來被看作是日本政治的風向標。能在這場選舉中取得優勢,往往也為國會選舉奠定了堅實基礎。因此,本次選舉被視為日本“2017年最大政治決戰”。 此次東京都議會選舉的投票率高達51.27%,超上次近八個百分點,顯示東京都選民對本次選舉的高度關注。 安倍拉票反成“毒藥”? 事實上,早在選前,一些日本媒體就已感受到自民黨的“逆風”——自民黨在選前頻曝負面新聞,包括牽涉安倍的森友學園和加計學園事件、一名女議員打罵秘書、防衛大臣稻田朋美失言。加上自民黨在國會強行推動備受爭議的“共謀罪”法案通過,使選情更加不妙。 作為黨首,安倍1日在秋葉原車站前露面,親自為自民黨候選人造勢。 秋葉原被自民黨視為“福地”,因為2012年安倍率領自民黨贏得眾議院選舉、奪回執政黨地位至今,4次大獲全勝的國政選舉中,秋葉原都是拉票收官之地。 然而這次,一批反對者聚集在自民黨造勢現場,扯出“安倍下臺”的大橫幅,舉著“粉碎極右政權”“守護憲法”“廢除共謀罪法”等標語牌。安倍演講過程中,他們呼喊“下臺”“回去”等口號。 有日本輿論評論稱,東京都議會的選舉結果恰恰證明安倍的拉票對自民黨的選情起了反效果,安倍現在對自民黨選舉來說已是“毒藥”而不是“良藥”。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森友學園丑聞的主要當事人、森友前理事長籠池泰典也來到現場,這位安倍避之唯恐不及的“故友”追著要給安倍夫婦“還錢”,一時搶走了安倍的風頭。 選舉結果或影響今后日本政壇走向 有分析認為,在日本今年沒有國家級選舉的情況下,東京都議會選舉作為最重要的地方選舉,或許將給今后的日本政壇帶來不小的影響。 小池去年當選東京都知事之后,打出了改革旗號,在筑地市場搬遷和削減東京奧運會經費上獲得了很高的民意支持。在這次東京都議會選舉中,連自民黨的執政伙伴公明黨也公開宣布與小池合作。此次小池領導的政黨大勝,助長了外界對于小池競爭日本首相一職的猜測。 另一方面,安倍目前正處于推進修憲、延長政治生命的關鍵階段,而東京都議會選舉失利的結果無疑會影響到安倍政權的生命延續力。此次執政伙伴公明黨明確拒絕與自民黨聯手,讓安倍顏面大失,也加深了公明黨和自民黨執政聯盟的裂痕。而自民黨丟掉了東京都議會第一大黨的地位,也讓安倍面臨著來自自民黨內的責難與攻擊,壓抑已久的黨內反對派很可能會借此機會挑戰安倍。 “東京都選舉給日本首相帶來麻煩”,路透社稱,表面上,東京都選舉是對小池的民意公投,但如果自民黨表現糟糕,將表明選民對安倍政府的譴責。 安倍2012年執政以來,自民黨在歷次眾議院、參議院等重要選舉中獲勝,從而營造出安倍的“選舉神話”,也為日本政壇“安倍一強”奠定了基礎。但在長期執政的同時,安倍政權在重要政策、政府運營、國會對策、人事任用等方面獨斷專行、任人唯親、遠離民意的傾向越來越明顯。此次選舉結果恰恰是民意反彈的體現。 2009年,自民黨在東京都議會選舉中只贏得38席,同年就在隨之而來的大選遭遇挫敗。 這次自民黨輸掉的關鍵選戰,會成為動搖安倍政權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嗎? (栗一星 文字綜合新華網、央視網、環球網、文匯報) |
相關閱讀:
- [ 07-04]小池百合子將成日本女首相?傲慢自民黨被迫反思
- [ 07-03]安倍傲慢自大引發民意反彈 致自民黨慘敗
- [ 07-03]東京地方選戰自民黨慘敗 或折射日民眾對安倍不滿
- [ 06-23]安倍修憲戰略或因丑聞被打亂 自民黨出現反對聲
- [ 06-22]日本自民黨修憲藍本曝光 首相擁自衛隊指揮監督權
- [ 07-02]出口民調:東京都議會選舉自民黨慘敗 小池大勝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