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烏蘭察布已成為全國三大冷涼蔬菜基地之一,形成的八個產業帶涉及貧困人口30萬人,蔬菜收入占貧困人口總收入的40%。
“過去,冷涼的自然環境是烏蘭察布農業發展的短板,但如今卻是這里發展冷涼蔬菜的優勢特色資源?!?月27日,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冷涼蔬菜試驗基地,烏蘭察布市新技術開發服務中心推廣研究員關慧明向記者表示。 數據顯示,烏蘭察布已成為全國三大冷涼蔬菜基地之一,形成的八個產業帶涉及貧困人口30萬人,蔬菜收入占貧困人口總收入的40%。 一個曾經因冷涼自然環境導致農業發展落后的地方,如何把“短板”變“優勢”,在形成產業的同時帶動百姓脫貧致富? 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冷涼”蔬菜產業 冷涼蔬菜是指冷涼生態和冷涼氣候條件下生產的蔬菜,具有綠色、優質的特點。地處內蒙古陰山北麓,年平均氣溫4攝氏度的烏蘭察布市,具有典型的冷涼生態環境。 “烏蘭察布發展冷涼蔬菜優勢盡顯?!标P慧明表示,南方的夏季溫度較高,而冷涼蔬菜的最佳環境須低于30攝氏度,因此南方夏季并不適宜這些蔬菜生長,“比如說胡蘿卜、土豆、西蘭花、甘藍等,一到夏季就需要找氣候涼一些的地方種植,烏蘭察布就是很好的選擇地”。 近年來,烏蘭察布市全力開發冷涼資源,種植適合生長的冷涼蔬菜,打造優質品牌。
烏蘭察布冷涼蔬菜院士工作站試驗基地(新華網周遠鋼攝) 統計數據顯示,烏蘭察布市每年種植甘藍、大白菜、西蘭花、胡蘿卜、洋蔥、南瓜、萵筍、娃娃菜、生菜、芹菜等冷涼蔬菜50萬畝,產品遠銷全國20多個省份大中城市,出口俄羅斯、蒙古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成為全國三大冷涼蔬菜基地之一。 技術支撐建立冷涼蔬菜院士工作站 為了全力開發冷涼資源,為冷涼蔬菜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烏蘭察布在我國蔬菜遺傳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智遠的支持下于2012年成立中國·烏蘭察布冷涼蔬菜院士工作站,這也是我國首個冷涼蔬菜院士工作站。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