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為避免“賣糧難”,今年江蘇建立夏糧收購共同擔保基金,政府市場兩手發力 豐收糧咋賣上好價錢 金黃的麥子乘著傳送帶,源源不斷地流進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糧庫里,種糧大戶沈明洪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今年小麥產量高,又賣上了好價錢,明年肯定要繼續種。” 江蘇是全國產糧大省之一,如何避免“賣糧難”,防止谷賤傷農?“一方面積極落實托市收購政策;一方面與農業發展銀行合作,建立覆蓋全省9市的共同擔保基金,支持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市場化收購,兩條腿走路,不讓農民增產不增收。”江蘇省糧食局相關負責人說。 截至7月3日,江蘇省累計入庫夏糧177.68億斤,同比增加78.79億斤。其中地方國有企業收購130.95億斤,同比增加65.98億斤。入庫糧食均在三等以上,部分地區達二等以上。按照國家標準三等小麥折算,市場收購價每斤同比高0.1元左右。 糧食產量高、質量好,托市收購讓市場行情趨穩 劉正亮和糧食打了大半輩子交道,靠著糧食,他不僅成立了自己的糧食收購加工公司,6年前,還成立了正亮糧食專業合作社,流轉1000多畝土地,成了種糧大戶。說起今年的收成,劉正亮打開了話匣子:“今年年份好,收成是這幾年來最好的一年,平均畝產在1000斤,高的有1200斤,八成小麥品質是一等,按照托市收購的價格,1斤就能賣1.22元,刨掉成本,1噸麥子能賺400元。” 沈明洪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3000多畝土地。“今年一季就收了1500噸麥子,目前賣了將近1000噸,賺了40萬元左右。”沈明洪透了個底。 淮安市糧食局監測調查,今年淮安市90%左右的小麥質量達二等以上,是近年來質量最好的一年,隨著托市收購啟動,市場行情也是一路趨好。 小麥大豐收,不只是種糧大戶賺到了錢,徐州市銅山區糧食經紀人馮師傅也是賺了個盆滿缽滿。在夏糧收購期間,他從農民手里收糧,一天下來能凈賺四五百元。 江蘇省糧食局調控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全省看,今年小麥質量好,產量高于預期,三等小麥市場收購價在1.13至1.2元/斤,比去年同期高出0.1元左右,這一價格已與托市收購價基本持平。 增倉容、籌資金,實現錢等糧,不給農民“打白條” “糧食豐收,最擔心賣不起價、拿不到現錢。”劉正亮的顧慮道出了廣大糧農的心聲。 “我們向農民打了包票,不打‘白條’,敞開收購。”淮安市糧食局局長胡長青說,糧食增產了,更要實現糧農增收。今年,全市國有糧食企業提前去庫存,騰出了72萬噸倉容空倉,準備了足夠的資金,滿足夏糧收購。 但在資金問題上,有的糧食企業力不從心。淮安市淮陰區糧油購銷總公司負責人陶昆說:“我們企業的資產總量小,自有資金少,農民賣糧時間集中,資金需求量大,所以,我們要靠銀行貸款。” 對于糧企的困難,農發行淮安市分行行長潘家超了如指掌:“國有糧企包袱重,以前主要是個‘保管員’的角色,缺乏有效抵押擔保,很難貸到款。今年針對糧企的實際情況,我們在防范風險的前提下,提前進行貸款審批,在農民賣糧出手的同時,糧款到手,保障不給農民‘打白條’。” 5月上旬,農發行淮安分行即完成全市8家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市場化收購貸款的審批;6月初,完成全部托市收購貸款的審批,對兩項貸款的審批額度達33億元,占收購資金需求量的156%,實現了“錢等糧”。而農發行徐州分行自6月9日即已備足首批信貸資金43億元,支持夏糧收購。 “倉容夠,不差錢,今年淮安農民不會出現‘賣糧難’。”胡長青說,截至6月19日,淮安市小麥收購量已達52.9萬噸,同比增加了32.9萬噸;農發行淮安分行發放夏糧收購貸款13.4億元。 作為資金保障方之一,農發行江蘇省分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20日,該行已累放夏糧收購貸款102億元,同比增加63億元,支持企業收購小麥310萬噸,其中,投放托市貸款67億元、儲備貸款20億元、市場性收購貸款15億元。 據江蘇省糧食局統計,從6月7日起,江蘇啟動小麥托市收購價執行預案開始,到6月25日,已完成預計收購量的60%,蘇南、蘇中、蘇北收購量分別占全省總收購量的11%、24%、65%,總體進度快、質量好、價格優。 試水市場化收購,讓豐收的糧食多賣錢 6月20日上午,劉老莊糧食儲備庫門口賣糧卡車排起了隊,這個庫點是試水自營收購的糧庫之一。10點多,劉正亮拉來一車糧,準備過磅,他說:“我手機上下載一個客戶端,標注著每個收儲點的收糧價格,這里的價格高點,離家近點,所以來這里賣了。” 劉正亮說,農民到哪賣糧,就看哪里價格高。以前沒有自營收購,農民賣的糧食價格是“限死”的。前幾天,劉正亮把600多噸麥子賣到另一個糧庫,因為那里的收購價每斤高出2分錢。“糧庫自營收購,等于讓我一下增收2萬多元。” “市場化收購最大的好處,就是讓農民多增收。”陶昆說,完全市場化的企業肯定是買漲不買跌,所以,還需要由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承擔這項責任。進行市場化收購,沒有擔保銀行無法放款。 為支持糧食企業開展市場化收購和自主經營,化解單個國有糧企融資需求和抗風險能力不足的矛盾,江蘇率先試點由糧食行政主管部門、糧食購銷總公司等和地方財政籌集糧食共同擔保基金,銀行根據擔保基金按比例提供貸款。農發行江蘇省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共擔風險,解決了長期困擾企業的貸款抵押擔保難問題。 有了共同擔保基金,銀行后顧之憂少了。潘家超介紹,農發行根據擔保基金,最高可以放大10倍提供收購貸款。目前,淮安全市共同擔保基金余額達1.64億元,占全省總量的22.2%,其中,財政出資8983萬元,占比54.7%,可投放收購貸款16億多元。 糧庫放開手腳,收糧優質優價。劉老莊糧庫今年計劃市場化收購2000噸小麥。陶昆說:“全區共同擔保基金達2560萬元,可以獲得農發行貸款2.5億多元,這筆資金足夠滿足25個庫點進行自營收購。” 國有糧庫以前基本上充當“糧食保管員”,如今身份變了。農發行江蘇省分行糧棉油處處長劉兵說:“通過建立共同擔保基金制度,增強了國有糧企自主經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促進糧食企業效益提升,也保護了種糧農戶的利益和種糧積極性。” “說到底,市場化收購讓國有糧庫提前與市場進行對接。”胡長青說,糧食收儲市場化改革是大勢所趨,共同擔保基金讓國有糧庫有了經營資金,在完成最低價收購和各級儲備糧收購后,自主經營讓國有糧庫融入市場中,逐漸適應市場化運作。現在淮安很多國有糧庫有穩定的銷售渠道,與浙江、福建、廣東等糧食主銷區結成牢固的合作關系。 據江蘇省糧食局統計,目前,江蘇已有9個設區市、近50個縣(區)建立糧食共同擔保基金,覆蓋全省約80%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累計籌集糧食共同擔保基金20多億元,累計投放糧食收購貸款約800億元。(記者 王偉健) |
相關閱讀:
- [ 07-09]糧食價格持平略漲 農產品價格總體下降
- [ 07-05]光澤縣糧食系統與掛點村開展"七一"建黨活動
- [ 07-04]省糧食局參與達明社區“慶七一”文藝匯演活動
- [ 07-04]省糧食局開展“我為七一獻熱血”活動
- [ 07-03]省糧食局舉辦《手機攝影P圖技巧分享》專題講座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