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7月9日電(記者吳帥帥、朱涵)9日下午,海外航行200余天后,科考船結束大洋43航次航行返回舟山長峙島。本次科考任務主要針對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合同區進行規模勘探,同時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多套裝備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階段性成功。 據介紹,目前我國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的《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探合同》已經到執行的關鍵階段。本航次科考分為5個航段執行,主要任務是履行“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開展礦化異常調查和礦體/礦化體圈定等。初步查清合同區典型硫化物礦體空間結構特征。該礦體分布面積約為30000平方米,礦體厚度預計超8.0米。 值得一提的是,向陽紅10號搭載的由我國自主研發的4500米級深海資源自主勘查系統“潛龍二號”AUV在本次科考中累計開展了8個潛次作業,作業時間累計170小時,總航程456公里,最大下潛深度3320米,充分證實了“潛龍二號”在洋中脊復雜地形環境下工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中深孔巖心鉆機、瞬變電磁探測系統等也在本次科考中集中成功應用。“這次集中使用標志著我國在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探領域正在實施高新技術的升級換代。”第四航段首席科學家李懷明說。 多金屬硫化物是煉銅、鋅等金屬元素的重要資源。本次科考鉆孔資料顯示該礦體發育厚度超過60厘米的富銅硫化物層,銅平均含量超過20%,為后期我國利用開發該區域多金屬硫化物奠定了基礎。 |
相關閱讀:
- [ 06-30]中國大洋38航次科考圓滿結束
- [ 06-27]中國設計建造科考船將出發 開啟跨年度航次
- [ 06-27]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科考船將出發 開啟跨年度航次
- [ 06-25]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冰川考察啟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