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總理阿巴迪7月9日抵達該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并宣布這座被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控制3年之久的戰略重鎮“完全解放”。摩蘇爾的解放標志著伊拉克反恐戰爭取得重大進展,然而長達10個月的軍事沖突令當地的人道主義危機日益嚴重,重建摩蘇爾、徹底消除恐怖主義仍是擺在伊拉克政府和國際社會面前的嚴峻挑戰。 摩蘇爾是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尼尼微省省會,有150萬人口,2014年6月被“伊斯蘭國”占領,是其在伊拉克的最后一個主要據點。2016年10月,伊拉克政府軍發動解放摩蘇爾的軍事行動。6月29日,伊拉克軍方聯合行動指揮部發言人阿卜杜勒—阿米爾·亞拉拉表示,政府軍當天收復了摩蘇爾努里清真寺所在的地區,收復努里清真寺標志著“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終結。 伊拉克軍方數據顯示,自解放摩蘇爾的軍事行動開展以來,共有1.45萬極端組織的武裝人員被消滅。持續的戰事令摩蘇爾陷入深重的人道主義危機中。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稱:“對于過去幾個月深陷摩蘇爾戰火中的人來說,那里就是人間地獄。”美聯社援引一名逃離摩蘇爾老城的男子的話說,戰爭讓摩蘇爾成為了“絕對的死亡之城”。 伊拉克政府統計,超過85萬人試圖逃離摩蘇爾,但仍有很多人無法離開,這些人缺乏食物和必要的藥品,經常面臨斷水和斷電,生存狀況堪憂。聯合國基于衛星圖片的調查顯示,摩蘇爾老城有5536棟建筑遭到損毀,其中有490棟被完全破壞。未來的摩蘇爾重建將是重大挑戰。 目前,伊拉克政府在摩蘇爾東部城區搭建營地,專門安置從西部城區逃亡而來的平民,還設立“安全走廊”疏散被困平民。聯合國難民署也設置了數個救援點,為從摩蘇爾逃出的難民提供救治,并提供必要的水和食物。 隨著摩蘇爾的收復,未來伊拉克的反恐形勢和政治局勢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此間分析人士認為,恐怖主義的溫床暫未完全鏟除,地區各政治勢力急于填補“伊斯蘭國”失勢后的政治真空,未來局勢仍難言樂觀。 《華爾街日報》分析稱,“伊斯蘭國”仍控制著多個較小的伊拉克城鎮,并在敘利亞控制著大片領土,仍然可以在巴格達和西方國家發動恐怖主義襲擊,伊拉克政府軍和國際社會需要大量時間來清除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殘存勢力。 埃及開羅大學政治系教授哈桑·納法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貧困是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滋生的溫床,解放摩蘇爾是對“伊斯蘭國”的重要打擊,但僅依靠軍事力量,而忽視了社會、文化和宗教等各方面的綜合措施,很難徹底根除極端組織發展的土壤,未來政府仍然面臨著如何防止恐怖主義死灰復燃的挑戰。另一方面,隨著摩蘇爾的解放,恐怖分子勢必化整為零,一部分蟄伏在伊拉克,伺機發動襲擊,另一部分則可能向周邊國家滲透,對整個中東地區的反恐形成壓力。(記者 王云松) |
相關閱讀:
- [ 07-10]伊拉克總理宣布摩蘇爾戰事取得勝利
- [ 07-10]摩蘇爾全城解放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走向覆滅
- [ 07-10]新聞背景:摩蘇爾戰役
- [ 07-10]伊拉克總理要求政府軍保住摩蘇爾勝利成果
- [ 07-10]打擊IS歷史性勝利!伊摩蘇爾淪陷3年后全城解放
- [ 07-10]伊拉克總理宣布成功收復摩蘇爾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