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爆買”日本機器人(科技雜談) 當我們從日本購買的“爆款”商品從馬桶蓋、電飯煲變成機器人時,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據日本媒體報道,最近日本各機械廠商紛紛打算提高工業機器人相關產能,而這主要源于中國的“爆買”需求。據日本機器人工業會統計,2017年1—3月該產業對中國的出口額同比增長48.3%。 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近年來隨著制造業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也迎來發展的春天,使用量大幅攀升。行業分析機構預測,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達10.2萬臺,相比2014年的5.7萬臺將近翻番,累計保有量將接近45萬臺;中國本土機器人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也從2012年的不足5%,增至2017年的30%以上。 然而,這一市場的大部分還是由國外品牌占據,尤其是在高端應用集中的汽車行業,國外公司的工業機器人占90%的市場份額,在作業難度大、國際應用最廣泛的焊接領域,國外機器人也占據了80%以上市場。我國本土的機器人企業,仍然是以組裝和代加工為主,產品主要是中低端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 市場占有率不高、高端產業低端化的“尷尬”,折射出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軟肋”: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關鍵技術與國外差距較大,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有此“軟肋”,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會出現“爆買”的現象。 其實,面對機器人技術可能帶來的新科技產業革命,世界各國都在爭奪國際產業競爭的話語權。我國要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轉型升級,推動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當務之急是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力度,堅持創新驅動,實現機器人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重大突破,構建起機器人產業創新體系,爭取早日攀上機器人“智造”的高峰。 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非一日之功,需要政府、行業組織、企業、研究機構等多方共同努力。在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成功經驗,可以充分借鑒芯片產業的創新之路。我國的高端芯片也曾長期依賴進口,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支持下,2萬多名科技工作者歷經9年攻關,成功打造了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業創新體系,高端裝備和材料從無到有,也培養了一批龍頭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機器人產業要填補短板,也應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加強全行業的科技攻關與協作,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科技資源、研發力量,組建面向全行業的機器人創新中心,重點聚焦行業前沿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產業應用。 其次,在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上,現有政策也要做出優化調整,著力點應向技術研發、人才聚集、差異化發展傾斜,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各地政府要根據自身優勢和資源稟賦制定產業規劃,不能盲目上項目、建園區、發補貼,造成大量低端產能。宏觀層面上則應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建立完善行業監管規范,加強機器人標準體系建設,鼓勵產業向高端化發展。 創新永無止境,也惟有創新,才能托舉起“中國智造”的一座座高峰。 |
相關閱讀:
- [ 07-10]苗月霞:大數據助力 創新“聚才的良方”
- [ 07-10]楊耀武:科技人才預見 助人才驅動創新
- [ 07-09]助推大學生“雙創” 廈大舉辦“廣優股份”創新創業大賽
- [ 07-09]教育部關于舉辦第三屆中國“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
- [ 07-09]2016年二十國集團創新行動計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