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意外上網的求助書,一封引發巨大關注的回應信。 一位甘肅高分考生母親的艱難與尊嚴。 面對質疑,各方如何回應?點擊上面的視頻觀看央視新聞頻道《面對面》魏祥:清華來信。 魏祥,甘肅省定西市第一中學學生。2017年6月26日,微信公眾號“大美甘肅”發表了文章《一位甘肅高分考生的請求》,這篇文章是以魏祥的口吻寫給清華大學的,文中魏祥講述了自己生來重度殘疾,年幼喪父,由母親獨自帶大的種種艱辛,今年高考他取得了648分的成績,極有可能被清華錄取,但是若無母親在旁照顧,他無法進行大學生活。文章結尾,魏祥懇切希望清華大學能夠為他們母子解決一間住處,清華大學招生工作人員在這篇文章后面留言,表示要盡一切可能幫助魏祥的同時,還通過公眾號發布《致甘肅考生魏祥: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一文,迅速刷爆朋友圈,文中結尾的一句話“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更是成為了紅極一時的網絡流行語。 由于患有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內囊腫,魏祥自出生后就雙下肢運動功能喪失、大小便失禁。今年的高考中,他的成績是648分,超出了甘肅省一本分數錄取線188分,而魏祥所在的定西是全國扶貧開發任務最重、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這里的考生可以列入清華大學承擔的一項國家任務——國家貧困專項招生計劃。 2017年,清華大學計劃在甘肅貧困專項招生23人,而魏祥的成績排在這23人中的前10名,被清華錄取應該沒有什么問題,考慮到魏祥不能獨立生活,陪同魏祥一同前去的老師就向招生組老師提出,清華大學能否提供一間宿舍,供魏祥和媽媽居住,以便媽媽照顧魏祥。清華大學招生辦甘肅招生組的老師,希望魏祥能寫一份書面材料交給他們。 魏祥回家以后寫完了申請材料,給了自己的母親,而魏祥的母親在第二天(26日)回到蘭州,將申請交給了老師。 但是6月29日,魏祥接受一家媒體采訪時,卻說他并沒有致信清華大學,只是向清華大學甘肅招生組的老師提供了一份書面申請材料,而且網絡上發出來的那篇文章也經過了修改和潤色,并非他的原稿。于是,原本一片祝福和贊賞的網絡輿論中,開始出現質疑的聲音。 魏祥告訴記者,他寫的那封信只是當做是寫給清華大學的領導和老師的申請報告,至于信是怎么在網上開始流傳的并不太清楚。他寫信的時候也從未抱有一點點讓信在網絡上傳播的希望。而他的母親因為看到信中的一些小錯誤,才找了兩個同事幫助給信件進行潤色。 記者:這封信是怎么在網上開始流傳的呢? 魏祥:我不太清楚,好像是我媽拿到正式的書面材料,然后畢竟這個東西比較正式一點兒,不放心,所以就找了兩個同事幫她修改一下。 記者:你這封信的目的是很明確,就寫給清華,作為內部的一個資料寫出去的,還是說你當時寫的時候,就有一點點希望,讓它可能在網絡上傳播得更多,也許社會上的幫助會更大? 魏祥:從來沒想過,當時我真的就是,當它是個申請報告寫的,只是給那些學校的清華的領導老師寫一封信。 記者:但是如果這樣的話,你母親為什么要給你潤色一下呢?潤色的目的是給老師還是給社會? 魏祥:就是看里面有沒有一些錯誤,因為小的時候,比如說我的患病情況這些,我是記得不太清楚的,然后她是想看有沒有這些錯誤。 記者:魏祥寫了一個材料,您看了以后,覺得哪兒還不是特別好,想讓別人給改一下? 夏瑞云:就是說明了一下情況,平平淡淡說明了一下情況,我覺得這是不是還不夠打動人心,我就說老師學??戳?,覺得這么平淡,就想到這個,我就說讓同事給看一下。 夏瑞云:就是說明了一下情況,平平淡淡說明了一下情況,我覺得這是不是還不夠打動人心,我就說老師學校看了,覺得這么平淡,就想到這個,我就說讓同事給看一下。 夏瑞云:就是描述了生活的原樣,沒一點夸大的,只是描述了一下。 夏瑞云到底為什么想要找人幫忙修改潤色兒子寫的申請材料,隨著采訪的深入,記者感覺到,雖然自出生就雙腿殘疾,但18歲的魏祥心態非常陽光,苦難似乎并沒有在他身上留下什么明顯的痕跡。從小到大,他的同學和老師也都對他很好,并沒有帶著“有色眼鏡”看他。因此,在魏祥的心里,自己和大家沒什么太大的不同。 年幼時,魏祥的爸爸媽媽就帶著他四處求醫,但經過兩次手術均不見好轉,雪上加霜的是,2005年,魏祥剛剛七歲時,下崗多年的爸爸身患不治之癥去世,撫養魏祥的重擔就全部落在了母親夏瑞云的身上。夏瑞云是醫院的一名護士,從兒子進校門的第一天開始,她就開始風雨無阻地和兒子一起走在上學路上,剛開始是背著兒子上學,后來背不動了,就用自行車電動車推著兒子上學,從小學、初中到高中,12個春秋,夏瑞云每天三次往返穿梭于通往學校、單位和家的大街小巷,早上一早起床,晚上又要等到深夜魏祥下了晚自習,再把魏祥接回家。 別的同學到了初中、高中就可以自己上學讀書了,然而魏祥即便高中畢業仍然離不開媽媽。想到這里,他的內心有一點對媽媽的愧疚。然而他說:這就是現實,必須面對。而對于魏祥的媽媽來說,看到孩子的笑,一切就都值了。 |
相關閱讀:
- [ 07-10]韓“公考熱”致考生不參與經濟活動 造成約17萬億韓元損失
- [ 07-10]福建法院法官入額遴選考試舉行 816名考生參加考試
- [ 07-08]文史理工類提前批昨日投檔 考生可登錄賬號查詢錄取結果
- [ 07-06]7月13日 漳州市直考生普高招生網上填報志愿
- [ 07-03]農村學校無奈卷入中考生源大戰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