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 題:第一個導彈火箭研究機構——國防部五院:中國航天夢的起點 新華社記者 梅世雄、解放軍報記者 毛俊 作為聲名顯赫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前身,61年前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簡稱“國防部五院”),被認為是中國航天夢的起點。 “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曾經領銜的國防部五院,是我國第一個導彈火箭研究機構?!敝袊嗣窠夥跑娷娛驴茖W院研究員許雪松說。 1956年被認為是中國導彈夢、航天夢起步的元年。 這一年,國防部航空工業委員會主任聶榮臻向國務院、中央軍委提出《關于建立我國導彈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見》,建議成立導彈研究和管理機構,得到了批準。 8月6日,國防部第五局成立,鐘夫翔任局長,錢學森任第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10月8日,國防部五院在北京正式成立,錢學森次年任院長。 1957年3月,國防部第五局并入國防部五院。 后來,國防部五院又成立兩個分院。一分院是隸屬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二分院即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 1960年3月,中央軍委任命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兼國防部五院院長,空軍第一副司令員王秉璋兼副院長,主持日常工作;錢學森任副院長,分管研究設計工作。 “五院的核心任務就是全力研制原子彈和導彈,提高我國的國防能力。”許雪松說。 1961年9月1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飛航技術研究院的前身,國防部五院三分院成立。 一開始,地地導彈、地空導彈、飛航式導彈的火箭總體設計都在一分院。1963年進行拆分:地地導彈型號(“東風”系列)歸一分院管;地空導彈型號(“紅旗”系列)歸二分院管;海防方面的飛航式導彈(“海鷹”系列)歸三分院負責。 1962年7月,中國第一個固體火箭發動機研究所在四川瀘州建立,隨后改稱為五院四分院。 1964年6月,經過五院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中國首枚國產導彈“東風”二號發射成功?!皷|風”二號甲、“東風”三號、“東風”四號進入研制,“東風”五號陸基地地彈道開始進行預先研究,“紅旗”系列進入研制和方案論證,“海鷹”一號、“海鷹”二號的研制也在緊張進行。 1964年10月16日,中國在羅布泊地區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成為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裝的國家。1967年6月17日,中國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氫彈。 1970年4月,中國用“長征”一號將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送上了太空。 如今,從國防部五院一路走來的中國航天和導彈事業,已經迎來了大發展大繁榮,令世界矚目—— 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成功往返太空,成為首位叩訪太空的中國航天員。 2007年10月24日,中國首顆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準確入軌,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奔月的夢想。 現在,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獨立開展空間實驗、獨立進行出艙活動的國家。 |
相關閱讀:
- [ 07-08]美國防部重新評估天基導彈攔截系統
- [ 07-06]俄軍動用新型巡航導彈打擊敘境內IS目標
- [ 07-04]外交部:反對朝鮮違反安理會決議進行導彈發射活動
- [ 07-03]中方回應美導彈驅逐艦擅入西沙:是嚴重挑釁行動
- [ 06-30]臺軍導彈變雞蛋如“家?!?魚雷曾經竄上岸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