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只母藏羚羊在懷胎六個月后,順利產下一只小羊(6月24日攝)。
這里,是平均海拔超過5000米的藏北羌塘草原,也是藏羚羊、藏野驢、野牦牛、黑頸鶴等40余種高原珍稀野生動物生存和繁衍的樂園。在這里,大自然的野性阻隔了人類的足跡,卻孕育出獨特而頑強的生命體系。近日,新華社記者在羌塘國家級保護區境內的西藏申扎縣買巴鄉丘卡一帶,在林業工作人員和野生動物保護員的全程陪同和幫助下,直擊了藏羚羊產仔的全過程。目前正值藏北高原的“生命季”。
一只體態略顯臃腫的藏羚羊,在與羊群數十米遠的草地上,獨自不停地來回跑動,隨后緩緩躺下。此刻,這只藏羚羊沒有了“高原精靈”的矯健和靈動。黃褐色的身軀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側身而躺,金黃的陽光暖暖照射著它的身軀。懷胎六個月后,它順利產下了一只小羊。僅在丘卡一帶,就聚集有三千至四千余只待產和已產的母藏羚羊。總面積近30萬平方公里的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藏羚羊的總數目前已經超過了20萬只。從每年6月底的產仔季到10月底的交配季,四個月內小羚羊會“長大成人”。
從小羊第一次完全站立到第一次跑動,僅需幾分鐘的時間。有時候,大自然賦予每個生靈的神奇會超出語言的極限。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小羊濕漉漉的身軀呈黑褐色,細長的腿還不能完全撐起自己的身體。不斷跌倒,不斷爬起。它用力打直兩條前腿,慢慢挺起身軀,后腿雖然不能完全筆直,但在搖搖晃晃中最終站了起來(6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 攝

待小羊站立,母羊迅速回到了小羊身邊,用舌頭愛撫小羊的身軀(6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雖然小羊還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身體,但它努力地、慢慢地低下了頭,用油亮亮的黑色鼻尖碰觸嫩綠的青草(6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覺果攝

這是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拍攝的一只剛出生不久的小藏羚羊(6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攝

離產仔地幾十公里的地方,公藏羚羊在單獨生活(6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邊巴次仁 攝


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一群母藏羚羊遷徙前往產仔地(6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邊巴次仁攝

雖然小羊還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身體,但它努力地、慢慢地低下了頭,用油亮亮的黑色鼻尖碰觸嫩綠的青草(6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邊巴次仁攝

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一群母藏羚羊遷徙前往產仔地(6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攝


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一群母藏羚羊涉水前往產仔地(6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