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葉雪鳴 0~3歲是干預的窗口期 從1984年第一次到訪中國算起,羅斯高研究中國農村問題已超過30年。中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1995年成立時,他就擔任該中心學術顧問兼顧問委員會主席。2005年REAP成立后,他又擔任該項目組美方主任。他留著一頭銀灰色卷發,能說一口地道漢語。 談及REAP團隊的上述調研報告,羅斯高直言,中國農村嬰幼兒認知和語言發展滯后是一個巨大的隱形危機,將直接影響未來中國人力資本的質量。 他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談到,這些孩子可能在初中階段就因為認知和語言能力不足而輟學,進入勞動力市場后,也很難適應未來科技發展的需要。這會制約中國未來勞動力素質的提高,甚至可能成為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個障礙。 “40年前,農村孩子長大之后可能就是做一個農民,種莊稼不需要很高的智商。后來,農村孩子長大后可能要進城打工,在一個流水線上做工人也不需要很高的智商。但是以后不一樣,隨著科技的進步,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當一個人的IQ低于90時,很多工作他是無法勝任的。”羅斯高說。 作為REAP的眾多合作單位之一,國家衛計委也對REAP的活動提供了大量支持。國家衛計委干部培訓中心黨委書記、新家庭計劃科學育兒專家組組長蔡建華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REAP的調查不僅說明農村嬰幼兒中很多人認知和語言發展滯后,很多人在社會情感表達和運動能力方面也很落后。 蔡建華說,中國制造線上的人多數來自農村,農村嬰幼兒認知滯后的問題如果引不起足夠重視,解決不好,將制約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 REAP項目執行主任史耀疆也持類似的觀點。他說,隨著近年來工資的快速上漲,中國在提供廉價勞動力方面已經沒有優勢,必須要將中國的工業從產業鏈的低端向更高端提升。要從“產業鏈競爭”中取勝,必須有高素質的人力資本儲備。“而當前提高中國人力資本整體質量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城鄉人力資本差距。” 張林秀稱,據大腦發育理論,一個人能力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兩大因素:基因和環境。基因可歸為先天性因素,環境因素最主要的是營養和養育,這是可以改變的,營養會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有所改善,而養育行為的改變,則需要家長付出更大的努力。 最新的研究結果證明,大腦發育及其功能是基因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0~3歲是最重要的機會窗口,給嬰幼兒提供均衡的營養和科學的養育,甚至可以改變基因的表達方式,影響大腦的結構和功能,從而讓兒童的潛能更好發揮。 羅斯高認為,孩子們每天都在長大,所以時間緊迫。“在這個窗口期內,可以有效干預。如果錯過這個窗口期,未來花幾倍的錢,也達不到現在能達到的效果。” |
相關閱讀:
- [ 07-11]今年開始減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有關契稅等
- [ 07-11]泉州3年將統籌近3.6億專項補助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 [ 07-10]我市農村危房改造進展“雙過半”
- [ 07-10]福建建甌:抓基層黨建 促農村發展
- [ 07-10]福州市農村危房改造進展“雙過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