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 人民日報7月12日發表長篇通訊:心有大我,山一樣的巍峨——追記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黃大年 人民日報記者 溫紅彥、吳儲岐 歷史的天空風云變幻,歲月的江河激流匆匆。唯一不變的是,總有殷殷志士甘為國家鞠躬盡瘁,總有拳拳赤子愿為民族負重前行。 中國長春,吉林大學地質宮,門前一對石獅左右雄踞,見證了超越一個甲子的滄海桑田。 66年前,新中國第一所地質學校——東北地質專科學校(合并到吉林大學的長春地質學院的前身)在此誕生,李四光沖破重重阻力,離開英倫回到祖國,擔任這所學校的首任校長。 7年前,大雪紛飛的平安夜,一位國際知名學者“作別西天的云彩”,從英國劍橋飛回祖國懷抱。他悄然踏進吉林大學地質宮,腳步聲卻震驚了整個世界。有外國媒體報道稱:他的回國,讓某國航母演習整個艦隊后退100海里。 他就是黃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當今中國不可多得的戰略科學家。 心有大我,讓他的行止有了山的巍峨;至誠報國,讓他的胸懷有了海的遼闊。他以戰略科學家的氣魄,為國家地球深部探測技術運籌帷幄;他以教育家的身姿,為培養學生盡心盡責;他似一朵浪花撞擊著夢想的礁石,又像熾熱的熔巖沖出地殼,奔涌燃燒,光芒四射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2017年1月8日,黃大年永遠地走了,帶著他對祖國最深沉的眷戀,帶著祖國對他最不舍的呼喚…… |
相關閱讀:
- [ 07-11]【沙畫視頻】黃大年,給地球做CT的科學家
- [ 07-04]劉云山會見黃大年先進事跡報告團 贊揚其崇高精神
- [ 06-30]黃大年先進事跡將被搬上大銀幕
- [ 06-19]追憶黃大年,做中國夢逐夢者
- [ 06-14]愛國報國當如黃大年
- [ 06-09]省科協組織科技工作者學習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