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記者陳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吳湞12日說,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消費市場、第一大原料藥出口國。 吳湞在當天舉行的2017年發展中國家藥品質量管理研討班開班儀式上說,中國現有近5000家原料和制劑企業,醫藥制造業年度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5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有近50家制劑企業通過歐美的認證或檢查,醫藥制造品出口額超過135億美元,這說明中國醫藥產業已經具備為世界其他國家提供安全可靠醫藥產品的能力。 2015年,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吳湞就此指出,中國醫藥產業正在為全球創新藥物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全球疾病預防和健康保障領域發揮著積極作用。作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線抗瘧藥,青蒿素在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這一發現被稱為“20世紀下半葉最偉大的醫學創舉”。 吳湞同時指出,中國在醫藥經濟和藥品監管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藥品研發、生產、流通和使用存在地區間的不平衡性,藥品監管存在地區間的不協調性等問題。除此之外,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藥品在研發、生產和使用等方面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 為切實加快藥品審評審批速度、解決藥品注冊積壓問題,食藥監總局今年在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方面進一步采取措施,取得良好效果。吳湞就此指出,食藥監總局重新確定了新藥定義和分類,明確了仿制藥必須與原研藥質量療效一致的審評標準,建立了以臨床療效為主導的藥品審評制度,在強調藥學、工藝、質量的基礎上,重點關注藥物臨床試驗結果,保證上市藥品的臨床療效。 |
相關閱讀:
- [ 07-07]謠言亂市何時休 復星醫藥股價半月二度"驚魂"
- [ 06-29]金磚國家衛生部長會暨傳統醫藥高級別會議7月6日召開
- [ 06-24]40條違規廣告被要求停播 多部委調查“醫藥廣告表演藝術家”事件
- [ 06-23]百變“假藥廣告藝術家”頻亮相 醫藥廣告亂象引關注
- [ 06-18]有醫生將收醫藥回扣當賺外快 媒體:有必要刮骨療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