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瑪麗亞木·買買提在北大參加國際暑期項目時,和來自意大利的博士生們一起。 受惠于黨和國家惠民政策的三代人 我老家阿圖什是耕地少,石頭地多的一個地方。所以在阿圖什為養家糊口走出去做生意的人很多。我的父親不是商人,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但是我認為他是最聰明的阿圖什人,因為他堅信讓我們四個孩子上大學就是最大的財富。我們家只有5畝地,除了種地也沒有其他收入來源。我們家四個孩子一個接一個的上學,尤其是當我在大學二年級時妹妹也考上了大學,同一年,弟弟又升入高中。之后,當我碩士研究生二年級時妹妹也考上了研究生,弟弟進入了大學,小妹妹升上了高中。這個經濟壓力對于一個很普通的農民家庭來說實在太大,但是父母還是堅持了下來。眼看著鄰居們都拆掉了土房子蓋上了磚房,建起了漂亮的庭院,而我們家還是那個土房子。為了供給我們上學,每年夏季小麥收獲時,父親只留4麻袋的小麥,其他的都賣掉。緊接著,家里的幾頭羊也被賣完了。當我父母快撐不下去的時候,鄉政府給了我們家一頭奶牛。這頭奶牛每年生一兩個小牛,父親不僅賣牛增加收入,還賣這頭奶牛的牛奶,而且賣牛奶制成的酸奶、奶皮子所得的收入都成為我們回學校的路費。當時鄉政府也設立了教育基金每年給鄉里上大學的優秀農家學子發放一定的獎學金。我們四個兄弟姐妹也學習很努力,每年都能拿到獎學金、助學金,也會參加勤工儉學項目,就這樣我們都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自己的學業。我弟弟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成為了小學教師。受惠國家“抗震安居房政策”,我們家也拆掉以前的土房子,蓋了新的磚房。“新農村合作醫療政策”解決了像我父母一樣無數個農民家庭因昂貴的醫療費而看不了病、治不好病的大負擔。最近推行的“新疆全民免費健康體檢工程”也解決了像我們三姐妹一樣因在外地求學、工作而不在父母身邊,擔心年老父母身體健康,也無法陪他們每年去體檢的子女心中的愧疚和壓力。“12年免費教育政策”給無數個南疆貧困地區的農家子女帶來了希望。我還記得在上高中時,因為交不了一兩百元的高中學費和教材費而放棄學業的同學還是很多的。 自我2013年來北京讀博士后,兒子由父母在老家撫養長大,今年他快5歲了。因愛人連續兩年在喀什葉城縣駐村,我在北京寫博士論文,兒子上幼兒園的問題讓我們夫妻倆非常擔憂和焦慮。以前我們村子里的幼兒園小,不招4歲及以下的孩子。然而,從去年年底開始兒子也受惠于自治區黨委、政府推行的“農村學前免費雙語教育”,開始了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日日夜夜壓在我和愛人心里的那塊大石頭終于落下了。黨和國家對我們家鄉的高度關懷,投入巨資的眾多惠民政策給我們家鄉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給無數個農牧民同胞們帶來了安寧的生活。 父親常說,人不能忘記自己是如何走到今天,要對幫過自己的每一個人抱有感恩之心,這就是做人的精髓和基本底線。我們家的三代人是受惠黨和國家數不盡的各項惠民政策的千萬人戶中的一個,我們感恩生活在說到就能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下的溫暖大家庭。 2014年8月,布瑪麗亞木·買買提參加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組織的少數民族地區少年兒童圓夢計劃活動當志愿者。 寄語維吾爾族兄弟姐妹們的幾句心語 “強大的祖國是我們最大的幸福”最近幾年來,引起全世界注意的“敘利亞難民潮”也激起了每個人的同情心。在各大媒體上看到,那些為了和平和子女的平安,被迫離開自己溫暖的家鄉而逃向異國他鄉的難民;那些為了生存,飄泊在大海里,最后沉入冰冷海底的無助的母親和孩子們;那些把年幼孩子高高舉過頭頂,懇求邊境警察寬容接納的父親們;還有那些為了生存走投無路,試圖偷渡歐洲,卻在邊境線上喪失生命的年輕人……那些照片不僅讓我們的眼睛,更是讓我們的心都流淚了。當時在微信、微博上“有國家,才會有家”這句話被轉瘋了。其實,敘利亞、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等在戰爭中掙扎的地方都是國家,但是他們為什么保護不了那些千千萬萬個家庭和兒女們呢?不是有國家才會有家,而是有強大的國家,我們才會有穩定而幸福的家,才能過安寧的生活。每個人對“幸福”這兩個字的定義和理解都不一樣,但共同的一點是每個人都向往幸福的家和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們應該記住,保護我們的家不受欺負,給我們和平年代,讓我們無憂無慮地學習和生活,讓我們的子女能在父母的懷抱里微笑的強大的祖國才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我們站穩最高平臺的工具。”我是從小上民語學校的民考民學生。在我上小學時還沒有普及“雙語教育政策”。雖然我們從小學開始學習國語,大學預科一年時也都在學習國語,但是國語基礎的薄弱有時候很限制我繼續進步。特別是我剛來北大上課的時候,看專業書非常吃力,看書時腦子里還是用維吾爾語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速度也很慢,跟不上老師和同學們的語速。當時,我下定決心培養自己的國家語言通用語言文字思維方式,更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于是我每天泡在北大圖書館,不停的看專業書,記筆記。過半年后,我看專業書不是那么吃力了,也更自信地參與課堂討論并與老師們交流學術話題。我還多次參加國內和國際學術研討會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跟學術界的大咖們交流學習、更充實自我的機會。2015年1月我參加自治區政府新聞辦、新疆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共青團北大委員會在北京大學舉辦的“萬個故事獻給祖國”活動,在該活動的啟動儀式上代表北大新疆籍學生做主題發言講自己的“北大故事”,給內地的同胞們介紹真實的新疆和新疆人,同時給更多的新疆學子傳播正能量。 我在美國的時候,在西雅圖機場聽到中文的廣播時,感到很親切。在美國的很多商場、超市、銀行等單位也有華人或有懂中文的員工。現在我國在國外開辦的孔子學院也達到一定的規模,來中國學習漢語的留學生也日益增多。全世界在學我們的國家語言文字,隨著祖國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影響力,中文的影響力也在提高。今天的世界是個大平臺,你還沒準備好語言這個工具,那憑什么站穩在這個大平臺發出自己的聲音呢? 如今雙語學校、雙語幼兒園給南疆地區的孩子們提供了從小學學習國語的好機會。學好國語是我們更好的了解這個世界的窗口,獲取更多知識來強大自己的工具。所以我們要珍惜機會、珍惜政策,學好國語,培養自己的遠見,站在更高的平臺發出自己的聲音,讓外界認識充滿正能量和希望的真實的新疆和新疆人。 “‘三股勢力’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大家應該還記得2015年尸體飄落在土耳其海灘的3歲的敘利亞小難民。當時各個媒體紛紛報道說,在大海溺死的幼童尸體是難民危機爆發以來最揪心的畫面。當時乘坐難民船尋找生存飄在大海的還有這位小難民的哥哥和媽媽,他們都被淹沒在大海溺死了,而只有他的尸體飄落在海灘上,一家人就這樣沒有了。他們在躲避極端組織的迫害、尋找和平的路上遇難了。而我們的很多年輕人也是被“三股勢力”的謊言所迷惑,做危害國家穩定、破壞民族團結和我們安寧生活的壞事,他們不僅僅失去自己的生命,還連累很多人,迫害了很多無辜的生命。 當時,全世界為3歲的敘利亞小難民流淚,漫畫家們畫小難民尸體的畫像,向世界祈求和平;歌手們用自己的歌聲祈求和平。為小難民而唱的一首歌的歌詞里有這樣一句話:“破壞我們和平世界的那些人渣的惡劣的心胸什么時候被滿足?”感人并讓人深思的這句歌詞也讓我不由自主的想,試圖破壞我們新疆人安寧生活的,傷害很多無辜的生命,拆散無數個幸福家庭,讓很多幼稚、無知的年輕人走向“死胡同”的“三股勢力”的黑手什么時候會停止?還有多少人的鮮血才能滿足他們惡劣的心胸呢?“三股勢力”給我們帶來的傷害太多了,因為心存惡意的人的心胸是個無底洞,多少人的鮮血、眼淚和哭求都不會滿足他的惡心,只有我們用堅定的信念、堅決的意志和團結的心共筑的堅固的堡壘才能阻止“三股勢力”的黑手,粉碎他們的惡意,保護我們美麗的家鄉。所以“三股勢力”是我們所有的新疆人手牽手、心連心的反對并且要打敗的共同敵人。 “做好帶頭作用是我們維吾爾族知識分子的重要使命。”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知識分子是都被以為引導一個社會正確輿論導向,引領一個民族走向正確發展方向的棟梁。自今年3月,自治區團委發表的“五問維吾爾族青年”的文章引起了各行各業優秀的維吾爾族知識分子的共鳴;清華大學博士生吐爾遜艾拜的成長故事和心語給很多求學之路上的兄弟姐妹們正能量;新疆駐廣東的工作組黨委副書記古麗娜爾吾普力老師發表的“作為知識分子的我們,發聲亮劍后還應該做什么?”的文章,讓我們維吾爾族知識分子再一次反思自己的作用。作為黨和國家以高度關懷和寄托重大期望和責任培養的少數民族知識分子,我們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和政策覺悟、堅定自己的立場,做好黨和政府的好幫手,把黨和國家的聲音和恩情傳達給各民族同胞們;正確引導我們社會的輿論導向;用自己的聲音和實際行動給基層的師弟師妹們傳播正能量和希望,讓他們深刻的認識到“教育才是我們唯一的出路”的道理;頭腦清醒的遠離“狹隘民族主義”,用自己發聲的“亮劍”團結更多的知識分子的心,在建立反對“三股勢力”的堅固的民族團結大長城過程中發揮好自己的帶頭作用。 作為受惠于黨和國家惠民政策的農家子女、黨培養的知識分子和老黨員、“訪惠聚”工作隊家屬,我最后想跟新疆的各民族同胞們說一句話:和平年代來之不易,新疆今天的和平和穩定的社會局面更是來之不易。為了今天新疆的穩定和安寧生活,各族人民日日夜夜付出了汗水和代價。所以我們年輕一代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保護好生我們、養我們的那片溫暖的土地,更不要忘記為了新疆的穩定和發展、新疆人安寧的生活,黨和國家投入的巨大財力、物力和人力。 |
相關閱讀:
- [ 07-12]傾情傾力 援疆助力新疆長治久安
- [ 07-12]福建5人獲評“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先進個人”稱號
- [ 07-11]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先進個人名單
- [ 07-11]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在新疆喀什召開 俞正聲出席并講話
- [ 07-11]惠民生強基礎促發展 援疆為新疆添動力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