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青海果洛7月13日電 題:青海測繪人:日行30多公里用腳步丈量腳下的土地 作者 張海雯 7月的果洛高原,早晨的陽光溫暖卻仍透著一絲寒意。一大早,經過簡單的洗漱、早飯,鄭耀輝和隊員便從位于青海省果洛州瑪沁縣大武鎮的駐地出發,驅車前往百公里外的群山深處,開展一天的測繪工作。 鄭耀輝是青海省第一測繪院的一名測繪隊員,目前負責瑪沁測區1:1萬基礎測繪項目,是一名已經有著17年工作經驗的老測繪人。提起他們的工作,一般人或許并不了解,但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地圖、導航、定位這些功能都跟他們的工作息息相關。 兩個小時的車程之后,測繪隊員相繼到達自己的工作地點。鄭耀輝告訴記者,隊員們都是頭一天晚上分析資料,規劃第二天行走的路程。 由于果洛州瑪沁測區處于高山地區,海拔高,河流多,省道離測區比較遠,一些道路還處于修建過程中,多是碎石路,交通極為不便。 為了完成工作,測繪隊員們每天必須徒步進山。測繪隊員龔克告訴記者:“平均每天每個小組人均徒步公里數最少都在十幾公里,最遠的往返要30多公里。”因為經常徒步,有隊員在一個月里瘦了10斤。 鄭耀輝說:“每天,陪伴我們的只有河流、大山、花兒,偶爾遇到牛羊。”每個隊員每天至少要完成一幅簡單的、類別普通的圖,長寬各五公里,面積為25平方公里。 進山前,鄭耀輝跟隊員們交代完當天的工作內容后,不忘多次囑咐他們要注意安全,隨時觀察周邊的環境。太陽曬傷、狗咬傷、馬蜂蟄傷、野草割傷、掉到洞里摔傷,隊員們還得注意不時出沒的獨狼和棕熊等野生動物。作為測繪工作者,他們從未畏懼過各種困難,因為他們是用腳步和心丈量地球的行者,每張地圖都是智慧和毅力的結晶。 臨近中午,炙熱的太陽光直射在皮膚上,不多時便感到陣陣灼燒感。頂著烈日,測繪隊員們在灌木叢生的山間穿梭。背著幾十斤的器材,記者卻完全跟不上他們的步伐。海拔4000多米的高度,卻一點不見他們氣喘。 一個大餅、一包咸菜外加一杯自帶涼白開,就是他們的午餐。有時候為了能夠盡快完成工作,經常午飯晚飯一起解決。便是在這樣的工作條件下,測繪隊員們要在山間持續工作兩個多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龔克說:“過完年之后就要出測,一套基礎測繪程序下來大概要幾個月的時間,幾乎有大半年的時間都在測區。”也因此,測繪隊員們很久才能回一次家。 說到這里,鄭耀輝清晰的記得,2016年9月15日,他在完成德令哈舊城改造測繪任務的返回途中接到了母親去世的消息。“心里特別難受,感覺自己一直在工作,沒有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特別愧疚。” 山里沒有信號,晚上回去整理數據、分析制定次日的工作任務,等完成一系列的工作已是深夜,所以鄭耀輝很少主動往家里打電話,多是家人給他打過來。 “每次打電話,孩子第一句話就是問‘爸爸你什么時候回來、你到底什么時候回來、你究竟什么時候回來’。每次回去,孩子表面上假裝跟我生氣,卻忍不住跟我親近,覺得很愧對他們。” 雖然如此,他卻從沒怠慢過自己的工作。“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那我的第一任務就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鄭耀輝說。 |
相關閱讀:
- [ 04-04]日行一善明心明德 “愛心牽手柜臺”義賣自閉兒作品
- [ 03-30]氣象日行觀云識天 福師大化學與化工學院志愿者在行動
- [ 03-26]“2017廈門城市微公益”舉行 倡導日行一善
- [ 02-10]福清市助學助殘志愿者協會設立“日行一善公益群”
- [ 01-13]97歲名醫戰勝腦梗日行3000步 分享長壽秘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