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審議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利益調整難度大。營業稅改增值稅作為新一輪稅制改革的重要任務,全面推開試點一年有余,企業對稅負變化的感受如何? ——編 者 在紅塔紅土基金公司一片忙亂之時,正密切監測營改增效果的深圳前海國稅局找上門來了。總經濟師熊鐵軍通過對企業納稅申報表及財務報表的分析研判,敏銳地意識到,公司的情況并不是個案,隨即將這一情況報局里研究。 基金公司財務總監王靖 稅負上升,我們不甘心 一年前,紅塔紅土公司財務總監王靖正對著財務報表焦慮擔心。 “資產管理企業不僅要做好風險管理,還要合理調配資金確保資產的保值增值。”王靖說,“尤其在開源節流上,稅收是我們下力氣思考的重要方面。” 公司遷入深圳前海后,資產規模迅速發展,正準備進一步擴大融資規模、拓寬投資渠道,迎來了一次稅收政策的重大變革。 2016年5月1日,作為試點企業,紅塔紅土與眾多金融企業經歷了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的改革。對金融業征收增值稅,在我國屬于首次,在世界范圍內也是難題,缺乏先例。 過去繳納5%營業稅,改為6%增值稅,后者雖有抵扣機制,但稅率上升,會導致公司稅負上升嗎?王靖特別擔心。 忐忑中,稅收報表等來了。紅塔紅土在營改增首月的增值稅應納稅額(測算)為118794.9元,而原應繳納營業稅114540.09元,稅負上升3.71%。政策原本是為了減負的,落在自己身上卻成了增負,這讓王靖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 公司決策層很著急。“雖然稅負增加看起來不多,但我們是資產管理行業,任何一點收益率都要爭取。如果不減反增,那我們這幾年在稅收上做的工作都白做了,不甘心。”王靖說。 那段時間,公司整個財務部門都在忙著應對營改增出現的稅負增加,思來想去,也沒想出解決辦法。 當地稅務部門負責人萬春生 稅負不減反增,一定有隱情 “營改增在理論和預期上是科學的,一些企業稅負不減反增,其中一定有隱情。”前海國稅局局長萬春生說。 經過專家團隊會診,紅塔紅土稅負增加的原因終于找到了: ——作為金融企業,大部分成本集中在人力成本等無法抵扣的環節,大規模購進固定資產的行為少,導致能夠進行抵扣的環節減少; ——金融行業結算時間特殊,抵扣憑證的獲取存在滯后,導致對進項稅額進行抵扣時存在延遲; ——企業對部分可抵扣的內容了解不夠全面,在與客戶談判或簽合同時,無法第一時間調整相關條款。 沒等企業開口提要求,成文的解決方案已經拿出,納稅服務志愿團到現場解決問題: 第一步成立工作組,專門對接輔導紅塔紅土,解讀營改增適用于資管行業的各項文件; 第二步建議企業補充有增值稅申報經驗的財務人員,引入專業會計師事務所,與稅務部門指定的納稅服務專員進行對接,解決過渡期業務不熟練問題; 第三步指導企業梳理分析已有合同,分類整理涉稅票據,合理分配稅負。 終于,紅塔紅土的稅負降下來了。營改增后首季度,公司稅負下降32.97%。到今年4月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1周年,公司合計增值稅納稅額為1261116.68元,減稅71萬元,稅負下降36%。 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 幫助極少數稅負上升企業減負 其實,為了最大限度讓試點納稅人得到實惠,國家稅務總局一開始就緊盯試點企業稅負變化情況。建筑、房地產、金融和生活服務四大行業細分成26個小行業,從總局到區縣級,層層成立專門工作團隊,做好稅負分析。 從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到去年底,除納稅服務大廳的現場咨詢、稅務人員上門輔導外,12366納稅服務政策咨詢熱線的咨詢量達到2123萬通,平均每個工作日受理近13萬通。 “2016年3月以來,國家財稅部門出臺了超40份法規文件,重點解決行業性和共性問題。”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建立多渠道直接溝通機制,對各方反映的問題,積極研究解決措施。同時,加強輔導企業,幫助其盡快適應新稅制。 為幫助極少數稅負增加企業盡快減負,稅務部門從今年3月起,對所有增值稅納稅人,特別是建筑、房地產、金融和生活服務業中的一般納稅人,開展有針對性的政策輔導。記者 吳秋余 |
相關閱讀:
- [ 07-14]閩全面推開營改增改革一年四大行業減稅118.4億元
- [ 07-13]福建:營改增釋放四大紅利
- [ 07-13]建筑服務等營改增試點 政策明確
- [ 07-11]兩部委發布建筑服務等營改增試點政策
- [ 07-04]福建省“營改增”一周年 “改”出雙創新速度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