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汭豐鎮棗林子村,是涇川縣有名的甜瓜村。這個甜瓜村,除過山上兩個純山區村民小組外,其他四個川區村民小組的農戶有一半種植甜瓜。但甜瓜村的“甜秘密”又在哪呢? 依靠種甜瓜,瓜農的生活過得“甜蜜蜜”。朱忠喜既是這個村的黨支部書記,又是種甜瓜的“老把式”,他家的甜瓜每年一上市就成了搶手貨。今年,他家的甜瓜五一剛過就開園了,一斤賣到了20塊錢。“大棚里的甜瓜摘的賣了三分之二,收入了一萬六千多元,甜瓜全部賣完,收入兩萬元不成問題。”朱忠喜笑著說。說話間,他扳起手指頭算起了收入賬:“從2012年我們村開始種甜瓜,5年多我種甜瓜收入了15萬多元,靠種甜瓜在公路邊修了小康屋,兒子結婚好多錢也是賣甜瓜賺來的……” 甜瓜村的甜瓜緣何俏銷,老朱道出了他們村的“甜秘密”。朱忠喜說,因為他們村地處汭河川區,光照時間長,川地平坦,灌溉也比較便利,村上的群眾向來有種植瓜菜的傳統。村上建起設施蔬菜園區后,縣蔬菜辦和鎮政府引導群眾大力發展甜瓜種植。“剛開始群眾對種甜瓜半信半疑,嘗到甜頭后,群眾務瓜比種菜還細活。” “甜瓜的品質要好,除了要像‘繡花’一樣務作外,種子還要選好,我們每年選的都是黑龍江的甜瓜種子,大部分群眾種的都是天山雪玉這個品種。”朱忠喜說,種甜瓜還與大棚里的土質有關系,每年都要倒茬,甜瓜種完后要種上一茬蔬菜,還要給土地消毒;有的農戶為了減少棚里的病蟲害,把棚里的土都換了。 最后,朱忠喜道出了他們村甜瓜“甜蜜蜜”的“絕密”,就是每年到甜瓜快成熟的時候,給甜瓜補充能量——灌清油。“把瓜用清油灌了以后,甜瓜味道甜,色澤好,看上去油光油光的……” 以甜瓜為主導產業,近年來,汭豐鎮在川區建成蔬菜園區8處,修建日光溫室208座,搭建拱棚8000多座,帶動發展陸地蔬菜5000畝,積極探索“致富能人+貧困農戶”、“企業+基地+貧困農戶”等生產經營模式。 |
相關閱讀:
- [ 07-16]廈門市從事汽車租賃需要持經營許可證上崗
- [ 07-10]靖城鎮開展經營性“三合一”場所專項檢查行動
- [ 07-07]廣州出租車將配錄音錄像設備 乘客可投訴違規經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