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不到兩年時間,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便已迅速占領中國許多城市的大街小巷。掃碼、取車、落鎖、還車,簡單而便捷的操作,對于解決老百姓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共享單車功不可沒。 在國內市場欣欣向榮的形勢下,以摩拜單車、ofo等為代表的共享單車品牌也開始組團騎進了海外市場。從美國到新加坡,從英國到日本,中國的共享單車正在努力打造一張被全球熟識的“中國智造新名片”。在這一過程中,有英國曼徹斯特、牛津市民的躍躍欲試、網絡炫車,也曾在美國、新加坡等地遇冷,可以說喜憂參半。共享單車在國外的火爆能持續多久?會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 今年3月,摩拜單車正式在新加坡投入運營,開始海外戰略。然而,四個多月過去,實際情況是投放量并不高,還因為在當地亂停亂放出現單車被沒收的情況。一位新加坡市民表示:“這里騎共享單車的太少了,一個是天兒太熱了,一般人不會去騎車;還有就是公共交通非常發達,也很舒適,不需要騎車。” 除此以外,公開報道顯示,新加坡部分區域投放的ofo小黃車已經引起了當地企業的不滿,指責其單價極低、未繳納公共場地使用費,涉嫌不公平競爭,也是麻煩不斷。 與此同時,進軍美國舊金山的“小藍車”也遭到了嚴重阻擊。今年年初,舊金山市政部門給小藍車CEO李剛寫信,反復提及“公共路權”,并提出包括經營活動不許與現有法律和特許經營協議相沖突等多項要求。 不過和新加坡、美國的遭遇不同,在英國比如牛津、曼徹斯特等城市,對于中國共享單車,市民們還是比較友好。英國牛津市議員露易絲·阿普頓認為共享單車模式非常棒,使用共享單車的人越多越好,但是,對于自行車的管理必須到位,共享單車并不是令人討厭的東西。“我們對此表示歡迎,我們不會拒絕共享單車來到牛津,也不會覺得街邊又多了一輛亂放的自行車。” 英國牛津大學科技創新中心負責人亞當·沃克曼則提醒,在今后的推廣中,還存在商業模式的磨合問題,“和中國不同,我們沒有足夠的地方存放自行車,我們更注重自行車普及度高的地區。英國已經有很多自行車,我們不需要再買新的自行車。因為我們沒有地方停放它們。英國的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和中國有所不同。” 不久前,小白單車進軍日本,和日本多所重點大學達成使用合作,明確不同大學之間的停車區域還可共享使用。有日本民眾表示:“如果看見了共享單車我會很想利用的,因為我工作的地方離車站比較遠。夏天走著去真的很熱,很難受。” 人們不禁要問,共享單車在國內發展還不成熟,為何急于追求海外市場呢?ofo聯合創始人張巳丁說,時下共享單車的競爭現在還處在第一階段,大家必須盡快讓自己的車布滿街頭,也要讓投資人看到廣闊的前景和希望。 《中國民商》執行總編張立棟則提醒,只有投資人、運營方充分考慮和整合當地法規、交通、城市規劃等多方面因素,才能在不斷更新迭代的技術浪潮中站穩腳跟,才有可能在新的市場競爭中穩步向前。 |
相關閱讀:
- [ 07-06]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需“闖關”知識產權
- [ 03-29]謠言未影響海外市場 1-2月福建紫菜出口量倍增
- [ 03-29]1-2月福建紫菜出口量增 謠言未影響海外市場
- [ 11-14]閩企開拓海外市場機會與挑戰并存 做好“功課”很重要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