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偉大作家當中,簡·奧斯汀是最難在偉大的那一瞬間捕捉住的。” ——弗吉尼亞·伍爾夫 她的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英國鄉間度過,農場、樹林、藍天。 她的一生鮮有變化,最常見的場景是一大家人圍坐在火爐旁。 她從小生長在良好文化氛圍的牧師家庭,讓她可以拿起筆書寫自己。 她一生共出版六部長篇小說,即便世間盛譽也都是身后事。 她的生平只有寥寥信件可探知,但她的作品卻成為永恒經典。 2017年7月18日,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逝世200周年。 她曾被時間“剩下”,所以延續200年人們依舊能看到她鮮活作品傳遞的價值;她曾選擇被婚姻“剩下”,所以她在小說里堅定倡導女性人格獨立;她曾被名譽“剩下”,所以在她41年的人生里,自始至終浸潤在家庭平淡的溫馨中。 【被時間選擇的作家】 18世紀與19世紀之交,奧斯汀所處時代的英國,流行著一些傷感小說。《愛瑪》的譯者祝慶英和祝文廣曾在這本書的序言中寫道,“奧斯汀現實主義的小說使讀者聞到一股清新的氣息,可是當時英國的文壇對于這位女作家小說的態度卻很冷淡。” 直到20世紀,當許多評論家開始從各個方面研究奧斯汀,才發覺這位作家在自己所說的“二寸象牙”上,描繪出了一個女性世界。 奧斯汀并沒有進過正規的學校,但她在11歲就開始寫作,顯露出語言表達方面的才能。寫作在她的人生中,是除了家庭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奧斯汀終身未婚,卻有一段頗為浪漫的初戀,后被拍成電影《成為簡·奧斯汀》。 奧斯汀作品里的環境,就是她從小看到的世界:獨斷專行的父親、看重社會身份想把女兒嫁出去的母親、年輕有為的青年男子以及優雅單純的待嫁女兒……電影中,安妮·海瑟薇扮演的奧斯汀聰明、活潑、堅持自己。這樣的她,在一個嚴峻、苛刻的世界,表達了應該用理智控制情感。 奧斯汀曾說過,她筆下的愛瑪是一個“除了我誰都不會很喜歡的女主角”,而在她最后一部作品《勸導》中,安靜沉穩的安妮,則被學者認為是奧斯汀寄予最深厚情感并且最像作者本人的人物。 奧斯汀一生寫過3000多封信,但現在僅僅存留了160封。為了保護她的隱私,多數信件都被燒毀了。但在奧斯汀的作品中,我們常常可以透過主角的眼睛看到作者。 【反省自身的視角】 近日熱播的國產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讓都市女性的婚姻觀受到網民熱議。女主角羅子君曾在一段婚姻中完全迷失自己,做依附于丈夫的全職太太,最后婚姻關系破裂。劇中女強人唐晶,則是工作雷厲風行卻對感情沒有信心的都市白領。 “奧斯汀不認同理想婚姻僅基于物質的考量或情欲的放縱,而是真摯愛情、經濟條件、品德教養、獨立人格的多方因素綜合,”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教授邱瑾認為,奧斯汀200多年前作品中的女權思想對當今女性仍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如今很多女性達到了經濟的獨立,但經濟獨立并不等于人格獨立,并不意味著能輕易獲得理想幸福的婚姻。 “奧斯汀小說中女主人公的反抗往往是通過拒絕實現的。在《傲慢與偏見》中,女主人公伊麗莎白拒絕了兩次求婚表明她堅持自我對婚姻的要求;《曼斯菲爾德莊園》里的芬妮看似順從,但大事上絕不含糊,即使是被收養的也堅持自己。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做出這個選擇有女性主義力量在里面,忠實于自己,保留自己的尊嚴。” “從敘事的角度,小說是在全知視角下,以女主人公的第三視角觀察展開,用女主人公的眼睛,觀察外界,反省自身。女性需要理性,有判斷力。比如《傲慢與偏見》中的伊麗莎白,不取悅達西先生,不被別人的看法束縛。” 【不動聲色的反抗】 奧斯汀最負盛名的小說《傲慢與偏見》中描寫了多種不同的婚姻關系,也描寫了人們對于婚姻的不同追求和看法。她始終把婚姻問題扎根在社會和經濟關系里。 邱瑾指出,在父權社會的寫作中,女性形象經常作為男性的客體,兩極化明顯。而奧斯汀的寫作,非常巧妙地用寧靜、含蓄、不動聲色的反抗賦予了女性角色新的意義。 “事實上,奧斯汀的小說中關于談情說愛的場面基本一筆帶過,往往著重表現的是群體社交活動——社會語境中的女性生活。婚姻問題放在社會關系里,具有現代社會啟示意義。” 在奧斯汀離開世界200年后,人們依然翻閱她的文字,研究她的生活,在她對父權體制含蓄地反抗中、在她強調女性堅持自我對婚姻的追求中,尋找著對現代女性的新意義。(劉一楠 趙婧雅) |
相關閱讀:
- [ 08-01]美奧斯汀市槍擊案致一人死亡 警方仍在搜尋嫌疑人
- [ 08-01]美國德州奧斯汀市發生槍擊案 多人中槍至少1人死亡
- [ 07-31]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發生槍擊事件 多人受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