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7月19日電 (孫國根 羅燕倩 陳靜)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19日披露,中德新生兒醫療質量提升項目正式啟動,經層層選拔篩選,來自全國的首批25名學員來滬接受培訓。 據悉,該項目旨在幫助建立中國新生兒培訓師資隊伍,降低新生兒遠期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項目為期3年,共將培訓150名學員。據介紹,經系統學習后,這些作為中國各地新生兒界的中堅力量,將成為中國新生兒呼吸培訓的重要師資。 醫院方面介紹,新生兒呼吸系統疾病一直是困擾中國的最主要的臨床問題。新生兒呼吸管理是改善呼吸衰竭新生兒呼吸功能,保障其生命的重要內容。據知,在早產和極低體重兒中,呼吸窘迫綜合征最為常見,采用正確的呼吸管理,對提高生存率,減少并發癥十分關鍵。 該項目引進德國先進的新生兒呼吸支持培訓課程和模擬培訓方法,以“新生兒呼吸管理培訓項目”為起點。除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牽頭作為全國培訓基地外,該項目還將設立包括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湖南省兒童醫院、西北婦女兒童醫院、濟南省兒童醫院在內的5個區域性培訓中心,并聯合全國其他25家協作單位,重點提高中國新生兒醫師呼吸管理能力,組建中國的培訓師資,創立國際合作培養兒科人才的新模式。 中德新生兒呼吸管理項目為全英文授課,圍繞新生兒呼吸支持方面,由慕尼黑大學圍產中心新生兒主任舒爾茨教授帶領的培訓團隊來華指導。授課內容包括理論教學,臨床案例分析和模擬技能培訓三部分。對每期培訓成績優異的學員,德國講師將為其后續在本區域內開展培訓時提供支持。 據該項目中方負責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周文浩教授介紹,經過培訓,學員們將把國際前沿的新生兒呼吸管理知識和技能,結合臨床案例分析和模擬技能培訓,把先進的教學方法帶回各自的省市,在各自單位開展同樣的培訓,最終將新生兒呼吸管理的先進理念和技術覆蓋全國,以提高我國新生兒的生存率,降低呼吸并發癥的發生率。(完) |
相關閱讀:
- [ 07-14]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哪國新生兒最愛哭?
- [ 07-12]今年新生兒恐跌破20萬 臺灣少子化再次拉響警報
- [ 05-26]英兔子重量是新生兒三倍 或成世界第一巨兔
- [ 05-11]新西蘭產婦生下7.39公斤巨嬰 打破該國紀錄
- [ 04-26]澳攝影師抓拍母親見到新生兒幸福時刻
- [ 04-18]美疾控中心呼吁加強監測與寨卡相關的新生兒癲癇
- [ 04-14]法偏遠小鎮迎50年來首位新生兒登記 鎮長不知所措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