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發展 突出重圍 經濟新常態下,我區面臨著經濟結構轉型的巨大壓力,不少縣(市、區)加快了轉型的腳步,著力尋找自己發展的突破口。 有關專家指出,我區縣域經濟整體實力較弱,產業層次較低,創新驅動發展動力不足。與此同時,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人才資金缺乏,縣鄉財政困難,縣級政府調控乏力等諸多難題也制約著縣域經濟的發展。 在看到困難的同時也要看到機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深入發展,“互聯網 ”方興未艾,區域經濟、產業分工、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向前推進,為縣域經濟加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難點要突破,機遇要抓住。自治區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從縣域經濟發展大局上謀劃,下一步,我區將以差異發展、突出特色為原則,實行重點突破。按全區各地資源稟賦、發展特點、發展潛力及主體功能定位,區分重點開發區(不含城市主城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三大類,針對性地指導支持縣域經濟差異發展、錯位發展。 據了解,今年6月,我區已通過《廣西縣域經濟發展分類考核辦法(試行)》,對縣域經濟考核將不設統一考卷,按不同區域,差異化設置36項指標和不同權數進行分類考核,激勵各縣各展所長、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有關專家指出,實現縣域經濟的“華麗轉身”,要在幾個重點領域上下功夫—— 在做強做大特色產業上下功夫。圍繞加快推進縣域現代特色農業、縣域新型工業化、縣域特色旅游業以及培育發展縣域新業態新產業等,打造“一縣一拳頭產業”的縣域經濟發展特色。 在項目建設上下功夫。從自身產業特色、發展階段特點和全面小康的要求出發,謀劃一批發展潛力大、帶動作用強、具體可行的好項目,做大縣域經濟蛋糕,提高發展層次。 在加快城鎮化上下功夫。推進新型城鎮化示范縣和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實施中小城市培育工程,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促進縣城人口集聚。 在政策扶持上下功夫。從綜合治理、財稅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以及分類考核、組織保障等方面給予縣域經濟更多的支持。 縣域經濟發展沒有統一模式,發展縣域經濟沒有標準答案。只有立足特色,因地制宜,久久為功,才能迎來百花齊放、春色滿園。 |
相關閱讀:
- [ 07-19]砥礪奮進的五年:福建日報龍巖全媒體中心專訪廖深洪
- [ 07-19]砥礪奮進的五年:“晉江經驗”豐富新內涵 續寫新篇章
- [ 07-18]【砥礪奮進的五年】中國在這些綠色發展領域引領世界
- [ 07-18]砥礪奮進的五年·巾幗心向黨|姐妹一起看大片,每晚一集:將改革進行到底
- [ 07-17]砥礪奮進的五年:專訪廖深洪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