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瀝瀝的雨聲中,浙江長興縣的藍莓成熟了,“藍莓采摘游”吸引著長三角游客紛至沓來。細心的游客發現,每盒藍莓都有一張小小的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寫著家庭農場的生產地址、聯系方式、檢驗證書,拿手機對著證上的二維碼掃一掃,還能看到藍莓何時用藥、何時檢測、何時采摘。“這個辦法好,吃起來多放心!”帶孫女來采摘的上海游客陸清媛很滿意。 目前長興800多家規模農業主體全部用上了合格證,在全國率先實現合格證規模主體全覆蓋。 在浙江,小而美的家庭農場蓬勃發展,生產過程有了高標準,高品質的農產品不斷推出,農業生產走向品牌化、高端化。 家庭農場怎么規范?“小而美”,不貪大求多,讓農戶管理適度規模的農場,成為保證家庭農場品質的關鍵。衢州市柯城區溝溪鄉西方家庭農場農場主余松岳說,他的葡萄種植基地總共就7畝多,“這點地我們夫妻忙得過來;每畝成本1萬左右,承受得起;年收入10多萬元,我們很滿意。顧客最看重品質,我就不斷學習,琢磨怎么讓葡萄種植更安全、更放心。”到2016年底,浙江省經工商登記注冊的家庭農場29172家,比2015年底增加23%,以戶為單位的小型家庭農場,實踐了“精致農業”。 經營標準也被提出。正在海鹽縣百合美農場忙碌的葡萄技術員王雪明告訴記者,全縣的葡萄種植家庭農場,由他們從早春開始一家家指導過去,全程跟蹤服務。每畝種幾株葡萄,每株葡萄要留幾根枝蔓,每根枝蔓要留幾片葉子,結幾串葡萄,都有嚴格規定,產量精確控制在每畝3000斤左右。高標準讓海鹽葡萄異軍突起,成為長三角一個深受歡迎的品牌。現在海鹽共有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32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11項,項目類別覆蓋農、林、牧、漁。 浙江對家庭農場的生產檔案制度要求很嚴格,通過建立“記錄本”和在線監控系統,不斷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臺,做到“管理有人員、生產有臺賬、操作有規程、檢測有記錄、去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 為嚴控標準,浙江堅持家庭農場培訓制度。紹興市柯橋區宏芳家庭農場農場主趙宏海剛參加了全省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知識更新培訓班回來,他說,農業政策、行業標準化、質量安全、種植技術,市場需求……辦好家庭農場,要學的東西真多!衢州市衢江區每年都要舉辦20期左右家庭農場培訓班,期期爆滿;海鹽縣每年舉辦的大型葡萄種植技術培訓班,長三角各地的葡萄大戶都聞訊趕來參加。通過一輪輪培訓,一大批傳統農民逐步轉變成為懂政策、技術精、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家庭農場生產實行高標準,農產品得以實現高品質。長興縣呂山鄉南楊村“四代同堂”家庭農場的農場主洑月龍說,他的甲魚按標準精心養殖,每只能比普通甲魚多賣10多元,還有客戶千方百計找到他,成了忠實“粉絲”。 蓬勃發展的家庭農場,也吸引著更多有知識、有理想的年輕人回到農村,投身農業。這兩天,慈溪市種楊梅的小伙子戚迪鋒忙得不可開交。楊梅好吃卻不耐儲運,他成立的慈溪市戚家果蔬農場,研發出讓楊梅保鮮5天的低溫真空包裝技術,一下打開了全國銷路,更帶動了迪鋒楊梅專業合作社社員致富。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20日 02 版) |
相關閱讀:
- [ 07-18]實踐鑒真知——福建農林大學“服務三農示范基地”成立
- [ 07-14]【治國理政新實踐·內蒙古篇】內蒙古筑牢“三農三牧”可持續發展基石
- [ 07-03]昌都金融改革搭建“三農”發展階梯
- [ 06-30]郵儲銀行莆田市分行大力支持莆田三農經濟發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