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追蹤 IMF今年第三次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資料圖片) IMF、亞開行、世界銀行、普華永道等多家國際機構今年相繼發布的經濟預測報告無一不對中國經濟予以積極評價。不僅如此,境外主流媒體也對中國上半年經濟表現給予了正面評價,國際社會持續看好中國經濟增長。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張娜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7月24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將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上調0.1和0.2個百分點至6.7%和6.4%。 這是IMF今年第三次上調對中國2017年經濟增長預期。IMF指出,此次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主要是考慮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表現強勁,并且未來有望繼續獲得財政支持。 隨著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降至26年來新低,盡管6.7%這一增速仍高出全球大多數經濟體,但是中國已經連續六年同比增速放緩。因此,全世界都在關注,今年中國經濟會有怎樣的表現。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國際社會普遍看好中國經濟。 IMF今年三次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 此前,IMF先后在4月和6月兩次上調中國經濟的預期。 IMF亞太部副主任馬克斯·羅德勞爾在4月21日舉行的亞太地區經濟展望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勢頭強勁,IMF未來很可能進一步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羅德勞爾表示,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已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1月份預測的6.5%上調至6.6%。這是今年以來,IMF首次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IMF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6%,2018年增速為6.2%。鑒于中國經濟增長勢頭強勁,他預計IMF幾個月后公布與中國第四條款磋商報告時,很可能會進一步上調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 不出所料,6月14日下午,IMF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與中國進行的2017年度第四條款磋商的初步結論和相關情況,IMF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利普頓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IMF預測中國GDP在2017年將增長6.7%,2018—2020年平均每年增長6.4%。 這是今年以來,IMF第二次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 IMF表示,中國有潛力在中期內保持強勁增長,而且有能力來緩沖因各項改革帶來的壓力。 國際金融機構持續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就在幾天前,亞洲開發銀行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也上調了。亞開行7月20日發布了修訂后的2017年版《亞洲經濟展望》,預測中國GDP增長率2017年為6.7%,2018年為6.4%;均比4月份的預測上調了0.2個百分點;鑒于中國內需擴大等原因,亞開行認為,中國2017年仍可維持與2016年的6.7%同等水平增速。 今年稍早前,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所公布的題為《長遠前景:2050年全球經濟排名將會如何演變》研究報告指出,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GDP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以市場匯率計算,中國將在2030年之前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此外,世界銀行和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今年以來均發布報告,預計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6.5%,并指出未來兩三年中國經濟將企穩。 “中國仍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我們上調了對于中國2017年增長的預測,這也是明年全球經濟復蘇預計加快的一個關鍵支撐因素。”IMF首席經濟學家莫里·奧伯斯菲爾德這樣評價道。 7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數據進一步印證了他們對中國經濟的積極判斷。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38149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其中一季度和二季度均同比增長6.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7.7%。 “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穩中向好態勢趨于明顯,呈現增長平穩、就業向好、物價穩定、收入增加、結構優化的良好格局,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增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邢志宏如是說。 境外主流媒體對中國上半年經濟表現給予肯定 從IMF、亞開行、世界銀行、普華永道等多家國際機構今年相繼發布的經濟預測報告看,無一不對中國經濟予以積極評價。不僅如此,境外主流媒體也對中國上半年經濟表現給予了正面評價。 德國《世界報》報道稱:“多年來,國際上一直有人唱衰中國經濟。現在,中國再次公布好得驚人的數據。中國經濟火車頭正開足馬力。中國以此戳穿了多年來唱衰中國經濟的全部謊言。盡管近年來,經濟已不再像10年前一樣保持10%或以上的增長速度,但中國經濟仍在不斷前進。”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經濟上半年同比增長6.9%向投資者和決策者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即中國政府有能力在今年下半年維持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穩定。”《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近來中國監管機構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穩固經濟基礎的舉措,包括上調一些短期利率、對銀行表外貸款和投資進行整頓等,試圖通過這些舉措來降低經濟對信貸的依賴。由于有上述經濟表現,中國政府無須過多顧忌下半年經濟增速回落的風險。 《歐洲新聞》網站則認為,今年上半年中國GDP增速繼續超出此前市場分析師的預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產出以及零售業發展也超出預期。該網站特別指出,超預期的經濟數據顯示出中國經濟增長具有較強韌性。 IMF維持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率不變 IMF不僅看好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也對全球經濟增長保持信心。 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認為,全球經濟持續復蘇,今明兩年增速預計分別為3.5%和3.6%,與4月份預測值一致。 報告預計,發達經濟體今年經濟增速為2%,與4月份預測值持平;明年增速較4月份預測值下調0.1個百分點至1.9%。其中,美國經濟今明兩年預計均增長2.1%,較4月份預測值分別下調0.2和0.4個百分點。IMF指出,美國經濟今年第一季度表現較弱,并且美國政府醞釀推出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力度可能不及預期,這是調低美國增速預期的主要原因。 此外,考慮到歐元區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好于預期,且政治不確定性有所下降,IMF將歐元區今明兩年經濟增速預期分別上調0.2和0.1個百分點至1.9%和1.7%。IMF將日本今年經濟增速預期上調0.1個百分點至1.3%,明年增速預期維持在0.6%不變。 報告預計,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今年經濟增長4.6%,比4月份預測值高出0.1個百分點,明年增速預期維持在4.8%不變。 IMF通常每年在春季會議和秋季年會期間分別發布上、下半年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并在年中和次年年初分別對兩份報告作出更新。 |
相關閱讀:
- [ 07-2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再次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 [ 07-25]臺經濟主管部門啟動法人改革
- [ 07-25]2017年金融工作會議點評: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本分
- [ 07-25]美媒關注中國共享經濟正迅速繁榮:中國從不缺少創新精神
- [ 07-2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再次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組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