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 題:把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做細做實 新華社記者 王優玲 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加快建立長效機制。近來,住建部等9部委也聯合發文,將12個城市作為首批開展住房租賃的試點。可以看出,從頂層設計到政策落地,都透出把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做細做實。 在中央明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根本定位下,全社會已認識到發展穩定健康的房地產市場必須建立一套基礎性制度和長效調控機制。但知易行難,房地產市場中多重力量交叉博弈,各級政府如果不真抓實干把政策落實到位,長效調控機制不會自動形成。 長效機制離不開基礎數據的支撐。完整的住房信息是制訂住房發展規劃與建設計劃、完善住房保障與供應政策、制定住房市場調控與稅收等政策的基礎。而利用移動互聯信息便利,增加房地產市場的信息透明度是各地實施有效調控的前提。 長效機制要遵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路,以擴大供應、疏解需求為核心實現房地產市場供需平衡。其中,土地和住房供應是重中之重,穩定預期是穩定住房價格的關鍵。各地應根據人口變遷和城市發展趨勢,適時供應住宅用地,做到讓市場“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堅決避免出現炒地皮、爭地王的情況。 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是建立長效機制的一個重要方向。我國首部住房租售法規已公開征求意見,立法步伐正在加快。住建部等9部委近日支持在人口凈流入大中城市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并選取12個城市先行試點。有了中央政策引導,地方應行動起來,搭建政府租賃信息服務平臺,發展規模化房屋租賃企業,并在“租購同權”上邁進一步,使租房者得以在所居住城市從容生活,使租房成為實現“住有所居”的切實路徑之一。 房地產調控是一盤大棋,要實現“房住不炒”還須配套施策——從金融上掐斷投機炒房的陰溝暗渠,從財稅上降低住房交易帶來的財富增值效應,從投資渠道建設上引導資金流到急需支持的實業上去。只有把長效調控機制不斷完善并做細做實,才能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相關閱讀:
- [ 07-24]房地產行業呈現三大趨勢
- [ 07-24]上半年房地產貸款增速繼續回落
- [ 07-24]中國樓市已現“拐點” 房地產貸款增速繼續回落
- [ 07-18]6月房地產銷售刷新單月紀錄 庫存降至28個月新低
- [ 07-17]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小幅回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