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伴隨著陣陣蟬鳴,網絡媒體國防行記者團來到了北海艦隊航空兵某獨立團。在第十二批護航中,程文剛機組臨危受命,接護被海盜劫持570多天的臺灣“旭富一號”漁船的26名獲釋船員。
直八著艦訓練。胡寶良 攝 討教夜間著艦經驗,外軍:無可奉告,只有上帝知道 夜間著艦,一直是艦載機訓練的“禁區”。“就像走夜路,因為視線原因都可能磕磕碰碰,白天我們還可以通過艦船的晃動幅度來判斷著艦條件,晚上的不確定因素多,風險自然就大了。”飛行員張科言告訴記者,夜間著艦對技術要求極高,飛機下滑進入甲板的方位、速度和高度務必準確,稍有不慎,就可能撞到艦上的建筑物,甚至滑出甲板掉進大海。 一次,在與外軍聯演時,團領導向一名外軍機長討教夜間行進間著艦的經驗,對方聳聳肩說:“無可奉告,只有上帝知道。” 吃了閉門羹的任務機組當即立下軍令狀,把晚上當白天訓,一天當兩天練,先后解決了30多個飛行技術難題,一步步將該型機的護航之路由“天塹”變成“通途”。那年1月22日晚,艦載直升機夜間行進間著艦成功,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沒有損壞一架飛機。 如今,該團作戰編組對擁有著艦平臺的海軍所有型號的艦艇,全部具備晝夜行進間著艦能力。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