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報道,日本名古屋大學等的研究團體近日得出的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蚊子吸的人血中提取的DNA進行鑒定,只要在吸血后的兩天內就能鎖定被蚊子咬的人。 名古屋大學法醫遺傳學副教授山本敏充表示:“若能提高精確度,很可能通過調查犯罪現場的蚊子就能幫助鎖定犯人和相關人員。” 據報道,在實驗中,讓蚊子吸取7個人的血液,在0至72小時內每經過一段設定的時間提取一次DNA進行分析。隨著血液在蚊子體內被消化,DNA也逐漸被分解,但在不超過48小時時間內檢測出了識別個人身份所需數量的標記。 另據悉,根據DNA分解的情況,能以半天為單位鎖定被吸血的時間段。據稱,蚊子采集以室內為前提,可為調查何人何時出現在現場附近提供線索。 據了解,以殺蟲劑“KINCHORU”(金鳥牌)和蚊香聞名的大日本除蟲菊公司(位于大阪市)也參與了研究。實驗中使用了該公司的研究所在無菌狀態下培育的不會引起實驗對象感染癥狀的蚊子。 |
相關閱讀:
- [ 07-21]滇西“二戰汽油桶”內發現遠征軍遺骸 將做DNA比對
- [ 06-28]微創DNA甲基化檢測 可有效識別至少四種常見癌
- [ 06-28]檢測DNA甲基化識別四種常見癌
- [ 06-26]陰陽兩隔相逢卻難相認 DNA鑒定助無名尸回家
- [ 05-31]科學家:尾氣污染或導致兒童DNA損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