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實踐·浙江篇】不斷提升縣域發展的協同性和整體性
2017-07-26 18:31:52??來源:浙江在線 責任編輯:林晨 王祥楠 |
分享到:
|
擺脫發展路徑依賴 走出轉型升級新路 杭州市委常委、蕭山區委書記 盛閱春 近年來,蕭山變道超車,走出了一條轉型升級新路子。 聚焦“三重”,以城市轉型帶動經濟轉型。搶抓“后峰會、前亞運”歷史機遇,以一流城區集聚一流產業。一是城區改造重建。依托“大灣區”和杭州“擁江發展”戰略,致力于全域城市化。按照“一心兩翼”格局,中部建設現代化城區、南部建設“杭州南花園”、東部建設一流航空都市區。二是城市功能重組。不遺余力導入優質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優化公共服務,讓群眾生活便利、安居樂業。三是產業騰空重塑。通過“三改一拆”、剿劣行動,打破“壇壇罐罐”,積極發展都市經濟。以新型城市化強力推動蕭山經濟全面轉型。 破立并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破上,專門成立領導小組,一月一協調。重抓“僵尸企業”出清。支持法院成立金融審判庭,加快破產審理,出清企業34家,盤活土地1700余畝。重抓會商幫扶。對有前景的企業,制定“一企一策”。動用應急資金29億幫助35家企業渡過難關。在立上,鼓勵傳統優勢企業深化“兩化融合”,推進4200家企業“上云”。2016年,蕭山“兩化融合”發展指數位居全省前列,傳統產能增添了新的動力。 三管齊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一是改善創新環境,通過召開創新大會、舉辦論壇講座,提升全社會創新意識。二是招引高端人才,主動與北大、清華等名院名校建立戰略合作。三是搭建創新平臺,用好“有形之手”。投資10億元建設28萬方的杭州灣信息港,集聚科技型企業1200余家。蕭山用好“無形之手”。支持萬向建設8平方公里的創新聚能城,目前5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獲批,創建成為全省第二家國家雙創基地。由企業牽頭與莫斯科國立大學合作,創建的中俄人才創業園也已開園。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著力振興實體經濟 慈溪市委書記 高慶豐 近年來,慈溪堅持問題導向,以振興實體經濟為龍頭,推動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 營造政企同心的社會環境。市黨代會重新確立了“工業立市、實業興市”戰略,組織企業家赴上海等先進地區考察學習,定期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對“創二代”集中培訓。開展“大腳板走一線、小分隊破難題”抓落實專項行動,深入推進“四服四促”精準服務企業。全面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作為省環評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縣市,通過改革審批方式、取消部分前置條件、調整環評等級,審批項目減少60%,審批時間提速60%。打好降本減負組合拳,實施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出讓價降低30%。 營造創新引領的產業環境。出臺“中國制造2025”慈溪行動綱要,實施智能經濟“個十百千”工程,在家電、軸承、汽配等傳統優勢產業推進制造智能化、產品智能化。推出大招商十條意見,建立鎮街、平臺之間的利益共享機制,在北京、上海、深圳、中東歐設立招商辦,在杭州設立創新創意“飛地”,實施慈溪籍在外人士“關愛家鄉”工程。謀劃推進生命健康、軍民融合、航空、新材料和中捷(中東歐)五大專業產業園。深入實施效益型龍頭企業、創新型企業、中小微企業梯次培育計劃。對創新型企業,實行“一企一策”。 營造良性循環的金融環境。積極推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引進國星集團、清控金信等機構合作成立金融服務、不良資產并購、產業重組等系列基金,總規模超百億;改革財政性資金競爭性存放辦法,由原單一利率招標改為綜合績效評估,把支持實體經濟作為重要評價指標。積極化解企業“兩鏈風險”,依法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探索組建“銀政?!憋L險池資金,對銀行在不良資產處置過程中繳納稅費給予補助。 |
相關閱讀:
- [ 07-19]廣西發展縣域經濟路徑:抓特色就牽住了“牛鼻子”
- [ 06-24]為縣域醫療升級注入“強心劑”
- [ 06-20]飛“閱”嘉善:一個地“嘉”人“善”小城的新容顏
- [ 06-19]城鎮化變"造城" 天量樓市庫存拖累中西部縣域經濟
- [ 06-06]羅源“換道超車” 助推縣域經濟發展藍色崛起
- [ 05-19]官方:2020年北方逾40%縣級行政區應建成節水型社會
- [ 02-10]何杰民:把創新貫穿縣域經濟發展始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