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實踐·浙江篇】不斷提升縣域發展的協同性和整體性
2017-07-26 18:31:52??來源:浙江在線 責任編輯:林晨 王祥楠 |
分享到:
|
走產城人融合之路 看瑞安統籌發展 瑞安市委書記 陳勝峰 今年以來,瑞安針對創新動能不強、城鄉聯動不夠、人文挖掘不深等三大問題,圍繞“加快融合發展、打造至美瑞安”的戰略目標,把“產城人”融合作為統籌發展的新路徑。 聚焦產與城融合,打造“動能轉換”升級版。瑞安工業區與居民區混雜、平臺與配套割裂問題突出。堅決打破“壇壇罐罐”,加快產城聯動發展。一是以產興城、騰籠換鳥,整治“四無”企業2.5萬家,強力改造舊廠、舊村、舊城。二是以城促產、筑巢引鳳,按照“微城市”的理念打造產業園區,做優生產生活配套,引導高成長型企業集聚發展,支持領軍企業拓展產業鏈。 聚焦城與鄉融合,打造“大建大美”示范區。瑞安老城區3/4屬于三舊地塊,城鄉公共設施建設欠賬多。對此,一是推進城鄉環境品質化,主要做法是九個字:團塊拆、聯動治、高標建。團塊拆就是有序推進166個30畝以上團塊拆改。聯動治就是打好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六場全域化攻堅戰,6個省市控劣Ⅴ類水質斷面監測已全部達標。高標建就是推進十大亮點區塊建設,重點打造飛云江“十里外灘”都市休閑帶。二是推進城鄉服務均衡化,堅持基礎便民、服務惠民,實行醫聯體改革、現代學校聯盟辦學模式。創新全國農村保險互助社等舉措,深化農村生產、供銷、信用合作,強村富民效應不斷顯現。 聚焦人與城融合,打造“文化瑞安”金名片。一是以“千年古縣”傳承城市印記,把2.2平方公里老城區作為核心,深度謀劃“一核兩帶一環”文化空間。二是以“敢闖敢試”厚植城市精神,爭取到國家和省級改革試點43項,以擔當的勇氣推進“最多跑一次”,率全國之先試行房土兩稅減免“智能辦”等舉措,著力打造全省審批最快縣市之一;推出“千名瑞籍校友、萬名在外瑞商”回歸工程,重塑瑞安人實干創業精神。 聚力傳統產業升級 實現統籌協調發展 紹興市委常委、諸暨市委書記 張曉強 諸暨堅持問題導向,尋找管用辦法,全力以赴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省級試點,依托改革、創新、開放、人才打開了轉型升級的新通道,經濟社會實現了統籌協調發展。 以改革的辦法加快供給結構轉型。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除法,以環保、能耗、安全標準和“畝產論英雄”來倒逼淘汰落后產能、實現市場出清。著力做足加法,推進“互聯網+”“標準化+”和“智能化+”,堅持“不看電量看流量”新導向,引導企業開展大數據應用、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安排專項資金扶持企業全面開展“三強一制造”。著力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深化創投改革試驗區建設,引導創設53億元轉型升級產業基金。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突破口,實現了群眾辦事“一證通辦一生事”、企業投資“一次受理一并辦理”。 以創新的思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對癥下藥精準發力,在塊狀產業率先推進行業公共創新平臺建設,在此基礎上,依托產業鏈延伸創新鏈,在紡織襪業、珍珠、銅加工、裝備制造等行業建立“產業創新綜合體”。及時出臺“人才新政”,堅持“院士工匠”一起引,培育使用兩手抓,著力打造人才生態最優縣市;全力搭建特色小鎮、科創中心等“兩創”平臺,讓人才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注重引導和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人才“朋友圈”的不斷擴容為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 以開放的理念加快國際市場拓展。有針對性出臺了對接“一帶一路”和完善信用保險等一系列拓市場政策,搶抓機遇搭建公用保稅倉、“諸暨港”和跨境電商等公共平臺,狠抓“大通關”建設,上半年,“一帶一路”出口58億元,增長了31%。圍繞培育一批本土跨國公司和行業“隱形冠軍”,全方位支持企業“走出去”實施并購重組,搶占國際領先的技術、品牌和管理,從而實現轉型躍升。 |
相關閱讀:
- [ 07-19]廣西發展縣域經濟路徑:抓特色就牽住了“牛鼻子”
- [ 06-24]為縣域醫療升級注入“強心劑”
- [ 06-20]飛“閱”嘉善:一個地“嘉”人“善”小城的新容顏
- [ 06-19]城鎮化變"造城" 天量樓市庫存拖累中西部縣域經濟
- [ 06-06]羅源“換道超車” 助推縣域經濟發展藍色崛起
- [ 05-19]官方:2020年北方逾40%縣級行政區應建成節水型社會
- [ 02-10]何杰民:把創新貫穿縣域經濟發展始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