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實踐·浙江篇】不斷提升縣域發展的協同性和整體性
2017-07-26 18:31:52??來源:浙江在線 責任編輯:林晨 王祥楠 |
分享到:
|
深入踐行“兩山”理論 統籌發展綠色產業 龍游縣委書記 劉根宏 近年來,龍游深入踐行“兩山”理論,統籌發展綠色產業,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與“富民強縣”共贏之路。 發展美麗經濟。把文旅融合發展作為“兩山”轉化的戰略舉措。在規劃理念上注重文旅融合。高起點規劃“歷史文化、醫療康復、運動休閑、養老養生、鄉村旅游、古鎮古村”六大板塊,將分散的資源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在項目設計上突出文旅融合。把大南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開發與國家4A級景區建設相結合,延續古城文脈;高質量建設4條全域旅游精品線。在品牌打造上彰顯文旅融合。加快文化旅游龍頭項目——投資80多億元的紅木小鎮建設。 壯大綠色工業。始終堅持把發展綠色工業作為強縣之策。一是盤活存量促轉型。在對存量企業投入、產出、能耗、用工和排污等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基礎上,確立高端裝備、高檔家具、特種紙、綠色食品飲料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綠色產業培育方向。二是挑商選資引強援。圍繞五大綠色產業,嚴把項目入口關,實行“全天候待命+全產業鏈招商+全程式代辦”,大力開展精準招商。推進“店小二”式服務,在全市率先完成“最多跑一次”事項兩批次1680項清單公布,確保企業辦事不出園。 做強特色農業。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變低端為高效。關停環保不達標的1.3萬戶生豬養殖戶,安排專項補助資金引導退養戶轉產轉業,發展中草藥、茶葉、大棚果蔬種植等效益農業;創新生豬養殖生態循環的“開啟”模式和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集美”模式,成為國家級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通過深化“三位一體”改革,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先后培育了2500余家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變田園為公園。注重田園與山水、種養與觀光相結合,打造田園綜合體。 聚力傳統產業升級 實現統籌協調發展 紹興市委常委、諸暨市委書記 張曉強 諸暨堅持問題導向,尋找管用辦法,全力以赴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省級試點,依托改革、創新、開放、人才打開了轉型升級的新通道,經濟社會實現了統籌協調發展。 以改革的辦法加快供給結構轉型。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除法,以環保、能耗、安全標準和“畝產論英雄”來倒逼淘汰落后產能、實現市場出清。著力做足加法,推進“互聯網+”“標準化+”和“智能化+”,堅持“不看電量看流量”新導向,引導企業開展大數據應用、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安排專項資金扶持企業全面開展“三強一制造”。著力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深化創投改革試驗區建設,引導創設53億元轉型升級產業基金。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突破口,實現了群眾辦事“一證通辦一生事”、企業投資“一次受理一并辦理”。 以創新的思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對癥下藥精準發力,在塊狀產業率先推進行業公共創新平臺建設,在此基礎上,依托產業鏈延伸創新鏈,在紡織襪業、珍珠、銅加工、裝備制造等行業建立“產業創新綜合體”。及時出臺“人才新政”,堅持“院士工匠”一起引,培育使用兩手抓,著力打造人才生態最優縣市;全力搭建特色小鎮、科創中心等“兩創”平臺,讓人才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注重引導和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人才“朋友圈”的不斷擴容為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 以開放的理念加快國際市場拓展。有針對性出臺了對接“一帶一路”和完善信用保險等一系列拓市場政策,搶抓機遇搭建公用保稅倉、“諸暨港”和跨境電商等公共平臺,狠抓“大通關”建設,上半年,“一帶一路”出口58億元,增長了31%。圍繞培育一批本土跨國公司和行業“隱形冠軍”,全方位支持企業“走出去”實施并購重組,搶占國際領先的技術、品牌和管理,從而實現轉型躍升。 |
相關閱讀:
- [ 07-19]廣西發展縣域經濟路徑:抓特色就牽住了“牛鼻子”
- [ 06-24]為縣域醫療升級注入“強心劑”
- [ 06-20]飛“閱”嘉善:一個地“嘉”人“善”小城的新容顏
- [ 06-19]城鎮化變"造城" 天量樓市庫存拖累中西部縣域經濟
- [ 06-06]羅源“換道超車” 助推縣域經濟發展藍色崛起
- [ 05-19]官方:2020年北方逾40%縣級行政區應建成節水型社會
- [ 02-10]何杰民:把創新貫穿縣域經濟發展始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