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7月26日電英國《自然》雜志網絡版26日刊登的一篇新聞特寫聚焦中國在空間科學領域的發展,文章說中國正迅速讓自己成為這一領域的領軍者,并且相關的國際合作也在增多。 據文章介紹,中國在過去數年間已實現了多項空間科學領域的突破:2013年,嫦娥三號探測器在月球降落,并將一架月球車送了上去,車上的雷達設備能夠穿透月壤,以史無前例的分辨率探測月球地下結構;2016年9月,中國發射的空間實驗室運載了多項科學載荷;除此之外,近兩年來中國還實施了4次發射任務,將天體物理學等領域相關的實驗設備送入太空,其中一顆衛星正進行前沿性的量子通信實驗。 文章引述歐洲航天局局長韋爾納的話說,中國的空間科學項目非?;钴S,非常創新。“它們處在科學發現的最前沿?!?/p> 文章分析了中國的探月工程,并指出,中國對月球的前兩次探索,也就是2007年和2010年所發射的繞月人造衛星更偏重于工程上的驗證而非科學探索,但到了嫦娥三號就不一樣了,這一探測器實現了在月球上軟著陸,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完成這項任務的國家。更重要的是,嫦娥三號降落的月球區域此前從未被近距離研究過。 文章引述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學院負責航天和空間科學事務的主管邁克爾·莫洛尼的話說,中國的空間項目在短時間內有了巨大進步。 文章還說,中國在這個領域開展的國際合作也有上升趨勢,中國科學家加強了和國際同行之間的聯系,通過小規模的合作強化聯絡。韋爾納認為,中國在航天項目上“變得更加自信和開放”。 展望未來,文章說,中國還面臨不少挑戰,比如在航天方面的國際合作上經常被排擠,由于美國法律規定美國航天局不得和中國合作,因此中國近年來需要和美國爭搶合作伙伴。 |
相關閱讀:
- [ 06-08]親近自然?美國佛州瘋狂母親讓蛇噬咬1歲大女兒
- [ 04-21]當自然和街頭藝術手牽手
- [ 04-13]調查:更多日本年輕人愿移居農村 渴望親近自然
- [ 04-06]米歇爾自然卷發照片躥紅網絡 獲贊近10萬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