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領航的強軍興軍新征程,取得了哪些突破性成果?
2017-07-27 19:09:03?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林瑤 趙舒文 |
分享到:
|
央視網消息:7月24日,習近平在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5年來,國防和軍隊改革大刀闊斧、蹄疾步穩,在主要領域邁出歷史性步伐、實現歷史性突破、取得歷史性成果。”請問,軍改進行至今,具體取得了哪些成果?央視網《我要問小編》對網友提問進行解答。 改革,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時代要求,是強軍興軍的必由之路,也是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國防和軍隊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盤子,完成了一場由內而外的自我重塑,使我軍體制和結構煥然一新,發展格局煥然一新,部隊面貌煥然一新,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奠定了深厚基礎。 目前,“脖子以上”改革已完成,這部分的改革旨在再造領導指揮體制,突破體制性障礙。 2015年11月24日,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主席向全軍發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動員令: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被網友譽為“ 史上最牛軍改”的中國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自此開始大刀闊斧進入“快車道”。 軍委機關由總部制改為多部門制。調整組建后,原來的“四總部”改為軍委辦公廳、軍委聯合參謀部、軍委政治工作部、軍委后勤保障部、軍委裝備發展部、軍委訓練管理部、軍委國防動員部等7個部(廳)、3個委員會、5個直屬機構共15個職能部門。其中,正師級以上機構減少200多個,人員精簡三分之一。 七大軍區變為五大戰區。沈陽、北京、蘭州、濟南、南京、廣州、成都,七大軍區謝幕,東、南、西、北、中五大戰區登場。這是根據我國安全環境和軍隊擔負的使命任務作出的戰略決策,是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的標志性舉措,是構建我軍聯合作戰體系的歷史性進展。 建立健全軍委、戰區兩級聯合作戰指揮機構。2016年4月21日,習近平首次以“軍委聯指總指揮”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這標志著人民軍隊的指揮架構被重塑,人民軍隊聯合作戰指揮體制邁出關鍵的一步。 成立三個新型力量。2015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成立大會舉行。習近平強調,陸軍要“加快實現區域防衛型向全域作戰型轉變”;火箭軍要“增強可信可靠的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加強中遠程精確打擊力量建設,增強戰略制衡能力”;戰略支援部隊要“高標準高起點推進新型作戰力量加速發展、一體發展”。 按照總體目標要求, 2017年至2020年,軍改將對相關領域作進一步調整、優化和完善,持續推進各領域工作進展。 本輪軍改“脖子以下”部分,仍在持續發力推進中,改革完成后,人民軍隊的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可以進一步優化,許多結構性矛盾將迎刃而解。 截至目前,本輪軍改“脖子以上”部分基本完成,新體制的“四梁八柱”已經搭建。與此同時,“脖子以下”的改革也正有序推進。 陸軍18個集團軍調整為13個。2017年4月國防部例行記者會披露,陸軍18個集團軍番號撤銷,調整組建后的13個集團軍番號同時公布。改革后,陸軍占全軍總員額的比例降到了50%以下。 全軍新調整組建84個軍級單位。在新調整組建的軍級單位中,包括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中的諸多新型作戰力量。就總體員額而言,空軍保持原有體量,海軍和火箭軍略有增加。 深化軍隊院 校、科研機構、訓練機構改革。新調整組建3所軍事類院校: 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全軍和武警部隊院校由77所調整為43所;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正在形成。 大幅精簡非戰斗機構人員,充實作戰部隊。這輪改革,全軍團以上建制單位機關減少1000多個,非戰斗機構現役員額壓減近一半,軍官數量減少30%,在總員額減少30萬的同時,作戰部隊員額不降反增。 武器裝備更新換代步伐。以三代裝備為主體、四代裝備為骨干的武器裝備體系正在形成。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殲-20、運-20亮相,海空軍常態警巡東海、戰巡南海,火箭軍跨區戰備拉動不間斷……戰略預警、遠海防衛、遠程打擊、戰略投送、信息支援等新型作戰力量在變革中得到充實加強。 軍改推進以來,領導指揮體制得到重塑,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不斷調整。與此同時,其他相關保障措施也在有條不紊地跟進配合當中,為大軍改保駕護航。 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成立。2016年9月13日,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成立大會舉行,共設立武漢聯勤保障基地和無錫、桂林、西寧、沈陽、鄭州等5個聯勤保障中心。后勤保障體系進行重塑與再造,是推進后勤建設和改革的重要舉措,對把我軍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打贏現代化局部戰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加快軍民融合,推進科技強軍。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國務院、中央軍委制定《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十三五”規劃》,一百多個軍民融合協作區、示范基地、科研中心遍布全國,涵蓋航空航天、船舶車輛、機械制造、電子信息等行業,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將立法同改革相銜接。組織修訂《軍官法》,推進建立軍官職業化制度,論證推進軍銜主導軍官等級制度試點,修訂文職人員條例,推進兵役制度、士官制度改革,深化軍費管理、軍人工資、住房制度、醫療保障等改革,建立統一的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 “事輟者無功,耕怠者無獲。”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一次整體性、革命性變革,盡管眼前戰果不俗,但要徹底完成轉型升級,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我們相信,只要軍隊全力以赴,全黨全國大力支持,堅持軍地一盤棋,就一定能推動國防和軍隊改革交上更加奪目的成績單! |
相關閱讀:
- [ 07-27]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這樣部署軍民融合
- [ 07-27]強“軍體”固“軍魂”—— 一圖看懂習近平強軍布局
- [ 07-27]按國際標準保護琴島文化遺產 鼓浪嶼管委會學習習近平重要指示精神
- [ 07-26]習近平明確下半年中國經濟總基調:穩中求進不是無所作為
- [ 07-25]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國史的重要論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