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大興安嶺支隊戰士劉凱。中國網信網紀靜 攝 2017年5月2日,內蒙古大興安嶺畢拉河林業局北大河林場發生特大火災。災情發生后,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大興安嶺支隊調派了800余名官兵趕赴火場撲救,劉凱就是其中一員。 7月22日,“同心共筑強軍夢”網絡媒體國防行活動走進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大興安嶺支隊。記者通過采訪這名普通戰士第一次滅火救災經歷,帶您領略這支“生態鐵軍”的血染風采。 從沒見過這么大的火! 當兵是劉凱兒時的夢想,大學畢業后的他毅然參軍入伍。“與戰友們一起爬冰臥雪、奮戰火場將會是我一生的榮耀!”劉凱這樣形容他對軍旅生涯的憧憬。 來到部隊后,劉凱和戰友們認真學習、努力訓練,時刻準備奔赴火場。但讓他沒想到的是,第一次上火場竟然遇到的是近30年來撲救難度最大的森林火災,而這次滅火攻堅戰也讓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大興安嶺支隊創造了短時間內完全依靠人力撲滅重特大森林火災的新紀錄。 “這是我見過的最大的火!2米多高的烈焰像大手一樣,好像能瞬間把人吞噬。” 劉凱回憶自己當時看到大火時的瞬間感受。“雖然是傍晚時分,但滿山紅色火焰燒透了天空,讓我分不清哪里是火哪里是天。熊熊大火使高溫空氣撲面而來,就像巴掌一樣‘打’在了我的臉上,火辣辣地疼。”驚呆的劉凱被指導員推了一把才緩過神來,繼續參加滅火戰斗。 北大河林場復雜的地形給撲救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困難,林中溝塘密布、沼澤眾多,車輛無法行進,劉凱和戰友們需要每天背著30公斤左右的滅火設備,徒步行軍30余公里、徒手爬過一個個陡坡進行滅火戰斗。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劉凱和戰友們在支隊領導統一調度下,按照迅速反應、快速前進的作戰要求,全面投入到滅火救災的戰場上,始終戰斗在火線最前沿。劉凱說:“大家都明白,救火就是要和時間賽跑,每一分鐘都要爭。” 堅持就是勝利! 經過3天3夜的奮戰, 5月5日中午在火場實現全線合圍、外圍明火被全部撲滅后,火場工作重點轉為守護和徹底清理。正在此時,天公作美,紛紛揚揚的雪花壓下了火場上的煙塵,遮蓋了林地上火魔撕裂森林留下的焦黑疤痕。“看到下雪的一剎那,我真的很高興。我知道大雪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降低火災后復燃的幾率。”劉凱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道。 降雪雖然使火災得到了控制,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嚴寒的考驗,“當時我們都只穿了一層保暖內衣和防火作業服,雨雪打在身上瞬間就浸濕了衣服,大家只能就地燃篝火取暖,結果是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后寒。” 火場天寒地凍,劉凱和戰友們忍受著刺骨的寒風和多日的疲憊,繼續排查可能出現的著火點、隨時撲滅復燃的火情。但困難并沒有阻礙他們繼續戰斗的意志和勇氣,“我們面前是火海,但身后卻是家園。戰勝大火、保衛家園是我們的義務,更是我們的責任。所以我們必須要戰勝火魔!”想到這些,劉凱忘記了寒冷和疲憊,充滿了戰斗激情。 戰斗中指導員和老兵們輪流帶領隊伍前行、輪班幫助戰士們負重前進。“火場上,我總能聽到:‘我是黨員,我先來!’‘我是老兵,有經驗,你們撤,我斷后!’‘黨員組成攻堅分隊跟我來,把火頭打下去,其余人跟緊了’。大家都被他們的勇氣和精神所感染,紛紛請戰,個個爭先。我們就是靠著團結協作、不懼苦累、勇于擔當的精神力量,最終戰勝了火魔,征服了冰雪。”劉凱說道。 戰斗讓我成長! 經過一天多的嚴寒考驗,劉凱和戰友們接到了撤離的指令,那一刻,很多戰士都流下了熱淚。劉凱說,“我們留下的不是怯懦的眼淚,而是喜悅的淚水。下達撤離指令說明大火已被徹底撲滅,我們勝利了!” 回到駐地的劉凱略作休整后便來到榮譽室,這里陳列著支隊及其所屬單位自1990年以來先后47次受到的來自中央軍委、武警總部、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和國家有關部委的表彰,展示著包括“十大綠色衛士”郭喜在內的多位支隊英模人物先進事跡。 此時的劉凱回憶起這次決戰火海的經歷感慨萬千,“火場就是戰場,火場就是課堂!這次滅火戰斗讓我對之前的所學所練有了直觀和切身的感受,讓我對‘水火無情人有情’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體會,讓我對‘保家衛國’四個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對肩負的崇高使命有了更透徹的認識。先輩們創立的光榮傳統需要我們繼承、人民賦予的光輝使命需要我們完成,我將會繼續努力,為支隊創造更好的成績,為自己積累更輝煌的成長歷程!” |
相關閱讀:
- [ 07-27]鉗子也算“武器”?地震救援戰士們為何會將其視若珍寶
- [ 07-24]英女子扮成亞馬遜女戰士參加泥地拔河
- [ 07-12]遼寧艦航母編隊訪問香港回顧:市民冒雨為戰士撐傘擋雨
- [ 07-10]軍營開放突降暴雨 香港市民為戰士撐傘
- [ 07-03]當反邪教戰士不當紳士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