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后,天津隊主教練戴立平也接受了“津云”—前沿新聞記者的采訪。負傷下場的門將也無疑成為采訪焦點。對此,戴立平對記者說道:“已知的情況是他腰部重度拉傷,具體情況不方便多說,還需要去醫院進一步了解。”問及在28日的比賽中,門將位置如何調整時,戴立平簡言道:“明天換2號門將,2號隊員實力并不弱。” 縱觀整場比賽,天津隊贏得并沒有相像中輕松,對此,戴立平坦言道,應該可以贏15—20個球。“比賽整體打得還可以,但或許是受對手影響,隊員打的非常緊。有點慌了,今天是香港隊的最后一戰,他們想把比分打得漂亮些,所以攻勢比較強,動作幅度大,犯規次數也比較多,我們選手的比賽節奏有點被帶‘跑’了。” 比賽犯規、受傷退場、比分反超。第二局著實給天津隊猛烈一擊。當記者問及如何看待第二局略顯坎坷的境地時,戴立平總結為:戰略上的不同。“第二局對雙方來說尤為重要,所以遇到的突發情況比較多很正常。這種情況的產生,我認為是雙方戰略上的不同。香港隊選手年齡都很小,速度占優,所以他們采取‘速度反擊’,靠的是緊密且有力的攻門次數;而我們隊員個人技術都非常好,因此想把球進的漂亮、穩妥些,我們進攻球門次數就比較少;而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打發勢必造成頻繁的身體沖撞以及被壓制半場的情況。但是我們隊員心態調整得非常迅速。穩住了勝局。” 毋庸置疑的是,天津隊的這場勝利猶如一劑強心針鼓舞了人心。因為賽前,他們也曾經歷過難以想象的困難。首當其沖的便是集訓時間尤其短以及因選手年齡跨度過大,如何平衡訓練重點的問題。 各參賽隊此前只有不到3個月的時間進行組隊培訓。據天津隊教練戴立平介紹,天津男隊直到6月25日才開始集訓。彼時,距離正式比賽僅有1個月。要想在1個月時間內熟悉冰球規則。制定戰略部署、提升技術水平,這無疑是門巨大挑戰。對此,戴立平向記者解釋道:“我們選手原先都是專業隊的,個人能力很強。在戰術上:我們更注重滑行、急停、轉彎等專業技能。這是我們的優勢之一。” 論及年齡選手問題,戴立平也說道:“平均年齡40多了。其中既有十幾歲的青年,也有三、四十歲的中年。但這也是件好事。因為年輕選手速度快,腳力足,場上有活力;但是在心態、比賽經驗上,明顯老人更占優勢,彼此互補。今天比賽很多關鍵性的進球都是老人進的,或是有老人在旁做輔助。” 事實上,在已結束的女子輪滑冰球決賽中,天津女隊憑借過硬的技術水平、適時的戰略調整以及完美的團隊協作一舉奪得輪滑冰球大項中的首枚金牌。而女子組的戰績是否能延續到男子組中,對此,戴立平教練笑稱道:“從未放棄過對金牌的爭奪。但眼下就一場一場比賽去打,力爭卓越。” 28日晚上七點,天津隊將迎戰的是傳統強隊黑龍江隊。究竟戰績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正如戴立平所言:“七點對我們來說是個幸運的時間,天時地利都占了,我們更會一分一分去拼,爭取做到天時地利人和,朝著冠軍獎杯更進一步。”(“津云”—前沿新聞記者譚紅媛 攝影記者時青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