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7月27日電(記者 林小春)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透露,俄勒岡衛生科學大學學者舒赫拉特·米塔利波夫的實驗室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修改了大量人類的單細胞胚胎的基因。這是美國科學家首次編輯了人類胚胎基因。 《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的報道寫道:“雖然沒有一個胚胎被允許發育超過幾天時間,也從來沒有任何意圖將它們植入子宮,但這些實驗可能是第一批通往‘基因修改人類’這一不可避免旅途上的一個里程碑。” 米塔利波夫實驗室華人科學家馬虹參與了這項研究。她27日告訴新華社記者,相關論文即將發表,但在文章發表之前,她不能透露任何有關這項研究的信息。 此前全球范圍內已發表的有關編輯人類胚胎基因的3篇論文全部由中國科學家撰寫。而由于編輯人類胚胎基因涉及倫理道德問題,美國政府目前禁止聯邦資金資助此類研究。 米塔利波夫因成功培育出克隆猴胚胎以及從事人類胚胎干細胞研究而知名。他和其他一些科學家認為,編輯人類胚胎基因將有助根除或修正導致遺傳性疾病的基因。 但批評者說,這可能會打開“設計嬰兒”的大門,從而允許父母選擇得到具有某種特征的嬰兒。 在這次的最新研究中,米塔利波夫團隊據稱利用患遺傳病男性所捐的精子,培育出數十個早期階段的人類胚胎,并在卵子受精時進行CRISPR編輯,以克服基因編輯遇到的問題,最終成功證明“安全有效地修正導致遺傳病的缺陷基因是有可能的”。 報道援引一名知情人士的話說,這項工作從原理上證明CRISPR編輯胚胎完全可行,它比之前的任何人都走得遠,但這不意味著人體臨床試驗的開始。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