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在敘利亞北部城市阿勒頗,穆罕默德·迪卜站在被戰火損毀的家中。戰后的阿勒頗,大量樓宇坍塌,瓦礫堆積。這座敘利亞曾經的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如今滿目瘡痍,如“鬼城”一般。2012年夏,阿勒頗戰事爆發。歷經4年多炮火,2016年12月該市全面解放。那些曾經逃離家園的居民開始紛紛返回家園,試圖開始新的生活,即使原來的“家”已變成了廢墟中的危樓。65歲的穆罕默德·迪卜今年3月返回家中,靠開小賣部維持生計。雖然家中境況惡劣,但老人說:“我要留下來,這里承載著我全部生命和奮斗成果。除了家,我還能去哪兒?” 新華社發(阿馬爾攝)
7月28日,在敘利亞北部城市阿勒頗,穆罕默德·迪卜和孩子們站在自家小賣部門前。戰后的阿勒頗,大量樓宇坍塌,瓦礫堆積。這座敘利亞曾經的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如今滿目瘡痍,如“鬼城”一般。2012年夏,阿勒頗戰事爆發。歷經4年多炮火,2016年12月該市全面解放。那些曾經逃離家園的居民開始紛紛返回家園,試圖開始新的生活,即使原來的“家”已變成了廢墟中的危樓。65歲的穆罕默德·迪卜今年3月返回家中,靠開小賣部維持生計。雖然家中境況惡劣,但老人說:“我要留下來,這里承載著我全部生命和奮斗成果。除了家,我還能去哪兒?” 新華社發(阿馬爾攝)
7月28日,在敘利亞北部城市阿勒頗,一名男子從受損建筑前走過。戰后的阿勒頗,大量樓宇坍塌,瓦礫堆積。這座敘利亞曾經的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如今滿目瘡痍,如“鬼城”一般。2012年夏,阿勒頗戰事爆發。歷經4年多炮火,2016年12月該市全面解放。那些曾經逃離家園的居民開始紛紛返回家園,試圖開始新的生活,即使原來的“家”已變成了廢墟中的危樓。65歲的穆罕默德·迪卜今年3月返回家中,靠開小賣部維持生計。雖然家中境況惡劣,但老人說:“我要留下來,這里承載著我全部生命和奮斗成果。除了家,我還能去哪兒?” 新華社發(阿馬爾攝)
7月28日,在敘利亞北部城市阿勒頗,一名男子騎自行車經過被戰火損毀的建筑。戰后的阿勒頗,大量樓宇坍塌,瓦礫堆積。這座敘利亞曾經的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如今滿目瘡痍,如“鬼城”一般。2012年夏,阿勒頗戰事爆發。歷經4年多炮火,2016年12月該市全面解放。那些曾經逃離家園的居民開始紛紛返回家園,試圖開始新的生活,即使原來的“家”已變成了廢墟中的危樓。65歲的穆罕默德·迪卜今年3月返回家中,靠開小賣部維持生計。雖然家中境況惡劣,但老人說:“我要留下來,這里承載著我全部生命和奮斗成果。除了家,我還能去哪兒?” 新華社發(阿馬爾攝)
7月28日,在敘利亞北部城市阿勒頗,穆罕默德·迪卜介紹自己和家人的合影。戰后的阿勒頗,大量樓宇坍塌,瓦礫堆積。這座敘利亞曾經的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如今滿目瘡痍,如“鬼城”一般。2012年夏,阿勒頗戰事爆發。歷經4年多炮火,2016年12月該市全面解放。那些曾經逃離家園的居民開始紛紛返回家園,試圖開始新的生活,即使原來的“家”已變成了廢墟中的危樓。65歲的穆罕默德·迪卜今年3月返回家中,靠開小賣部維持生計。雖然家中境況惡劣,但老人說:“我要留下來,這里承載著我全部生命和奮斗成果。除了家,我還能去哪兒?” 新華社發(阿馬爾攝)
7月28日,在敘利亞北部城市阿勒頗,穆罕默德·迪卜和孩子們站在家門前。戰后的阿勒頗,大量樓宇坍塌,瓦礫堆積。這座敘利亞曾經的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如今滿目瘡痍,如“鬼城”一般。2012年夏,阿勒頗戰事爆發。歷經4年多炮火,2016年12月該市全面解放。那些曾經逃離家園的居民開始紛紛返回家園,試圖開始新的生活,即使原來的“家”已變成了廢墟中的危樓。65歲的穆罕默德·迪卜今年3月返回家中,靠開小賣部維持生計。雖然家中境況惡劣,但老人說:“我要留下來,這里承載著我全部生命和奮斗成果。除了家,我還能去哪兒?” 新華社發(阿馬爾攝)
7月28日,在敘利亞北部城市阿勒頗,穆罕默德·迪卜穿過被損毀的樓道回家。戰后的阿勒頗,大量樓宇坍塌,瓦礫堆積。這座敘利亞曾經的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如今滿目瘡痍,如“鬼城”一般。2012年夏,阿勒頗戰事爆發。歷經4年多炮火,2016年12月該市全面解放。那些曾經逃離家園的居民開始紛紛返回家園,試圖開始新的生活,即使原來的“家”已變成了廢墟中的危樓。65歲的穆罕默德·迪卜今年3月返回家中,靠開小賣部維持生計。雖然家中境況惡劣,但老人說:“我要留下來,這里承載著我全部生命和奮斗成果。除了家,我還能去哪兒?” 新華社發(阿馬爾攝)
7月28日,在敘利亞北部城市阿勒頗,汽車從受損的立交橋旁駛過。戰后的阿勒頗,大量樓宇坍塌,瓦礫堆積。這座敘利亞曾經的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如今滿目瘡痍,如“鬼城”一般。2012年夏,阿勒頗戰事爆發。歷經4年多炮火,2016年12月該市全面解放。那些曾經逃離家園的居民開始紛紛返回家園,試圖開始新的生活,即使原來的“家”已變成了廢墟中的危樓。65歲的穆罕默德·迪卜今年3月返回家中,靠開小賣部維持生計。雖然家中境況惡劣,但老人說:“我要留下來,這里承載著我全部生命和奮斗成果。除了家,我還能去哪兒?” 新華社發(阿馬爾攝)
7月28日,在敘利亞北部城市阿勒頗,當地人在廢墟中尋找可用物品。戰后的阿勒頗,大量樓宇坍塌,瓦礫堆積。這座敘利亞曾經的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如今滿目瘡痍,如“鬼城”一般。2012年夏,阿勒頗戰事爆發。歷經4年多炮火,2016年12月該市全面解放。那些曾經逃離家園的居民開始紛紛返回家園,試圖開始新的生活,即使原來的“家”已變成了廢墟中的危樓。65歲的穆罕默德·迪卜今年3月返回家中,靠開小賣部維持生計。雖然家中境況惡劣,但老人說:“我要留下來,這里承載著我全部生命和奮斗成果。除了家,我還能去哪兒?” 新華社發(阿馬爾攝)
7月28日,在敘利亞北部城市阿勒頗,人們走過被戰火損毀的建筑。戰后的阿勒頗,大量樓宇坍塌,瓦礫堆積。這座敘利亞曾經的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如今滿目瘡痍,如“鬼城”一般。2012年夏,阿勒頗戰事爆發。歷經4年多炮火,2016年12月該市全面解放。那些曾經逃離家園的居民開始紛紛返回家園,試圖開始新的生活,即使原來的“家”已變成了廢墟中的危樓。65歲的穆罕默德·迪卜今年3月返回家中,靠開小賣部維持生計。雖然家中境況惡劣,但老人說:“我要留下來,這里承載著我全部生命和奮斗成果。除了家,我還能去哪兒?” 新華社發(阿馬爾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