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劉平燕走訪養殖大戶 中工網訊 “困難,困在家里就難;出路,走出去就有路。”這是貴州省平塘縣農商銀行黨委書記劉平燕經常說的一席話。作為扶貧先鋒,她帶領單位干部職工深入基層一線與農戶們一起去闖去拼。 為助推全縣打好脫貧攻堅戰,劉平燕按照精準扶貧“六個到村到戶”的總要求,提出了“358”幫扶聯系點制度,自己任組長,多次深入到結對幫扶的村組和小微企業走訪、調研。 在劉平燕的帶領下,平塘農商行牢牢掌握金融扶貧的主動權,僅2016年就累計發放專項扶貧貸款2.98億元,覆蓋119個貧困村,惠及6581個貧困戶;對轄區高效農業示范區建設,累計投放信貸資金5100多萬元;支持大塘鎮萬畝茶園建設,有效促進富余勞動力就業和創業,讓當地80%的農民吃上“茶葉飯”。 2012年,劉平燕接過重任,擔任平塘聯社的“一把手”。上任之初,劉平燕立下“軍令狀”——保持永爭第一的心態,力爭用3到4年的時間,將平塘聯社打造成為一個存貸款規模由15億突破30億元的行社。“要知道,對于一個貧困面達總人口70%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幫扶縣,這個任務可想而知。”平塘縣農商行的一名職工感嘆說。 初到崗位,劉平燕挑選了70多名員工組成了“農民工金融服務志愿者隊”,將支農、惠農、富農的金融政策送到外出務工和創業農民工身邊。同時在本縣外出務工人員最多的地方挑選有能力、有威望的務工人員作為平塘農商銀行的金融服務聯絡員志愿者,并開展走訪活動。4年來,志愿隊約計走訪了3萬多名農民工,為他們走上致富路尋良策、找良方。 在此過程中,劉平燕創新服務方式,督導布放“信合村村通”、“助農脫貧流動服務站”,解決外出務工人員的匯款難問題,使平塘農商銀行成為縣域第一家實現村級自助服務終端全覆蓋的金融機構。 劉平燕還大膽示范引領,成為全省農信社貼本為農戶辦理一折通信合卡的第一人。截至2016年末,全行共為46000多戶農民免費辦理了信合卡,讓農民在家門口享受到快速、便捷、安全、優惠的金融服務。 此外,平塘農商行還加大資金投放力度,四年來共發放危房改造貸款8320萬元,讓2046戶農民告別低矮破舊的瓦房。指導發放農村建房貸款12.25億元,讓平塘縣25000多戶農民住上寬敞明亮的“小康房”。 截至2016年12月末,平塘農商行各項存款余額為35.03億元,較上年增長6.33億元,達全年計劃的105%;各項貸款余額32.2億元,較年初增加7.97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131.56%;存、貸款市場份額分別為56.2%和73%。存、貸款總量、增量、市場份額連續十一年位居全縣金融機構首位。劉平燕帶領平塘農商行員工提前超計劃完成任務。 幾年來,在劉平燕的率領下,平塘農商銀行員工不斷大膽創新和銳意進取,實現了各項業務的快速發展,實現了由農村信用社向農商銀行的改制升級,成功創建黔南州第一家“農村金融信用縣”。(曾萬錦 記者 李獻波) |
相關閱讀:
- [ 07-31]建甌市委文明辦精準扶貧文明關愛
- [ 07-31]青水畬族鄉計生協會“三幫扶”助力精準扶貧
- [ 07-31]做一家有溫度的銀行 光大銀行獲評“精準扶貧貢獻年度典范企業”稱號
- [ 07-30]福建寧德:深入一線摸排 對焦“精準扶貧”
- [ 07-29]光澤:積極開展精準扶貧入戶訪查工作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