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 1936年8月,美國記者斯諾在延安采訪了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14個月后,他的《紅星照耀中國》一經出版,就轟動世界。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看過此書后,3次約見這位與紅軍將領們打過交道的年輕人。 斯諾在書中稱長征為人類精神堅定無畏的豐碑。他寫到:“這些人當兵不只是為了有個飯碗,這些青年為了勝利而甘于送命。他們是人,是瘋子,還是神?” 當時的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還在長征途中,斯諾見到的是剛剛經歷過長征到達陜北的中央紅軍。這支隊伍翻越了18座山脈,其中5座經年被雪覆蓋;跨越了24條大河,歷經12省25000華里,幾乎每天都有一場遭遇戰…… 在事關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湘江戰役中,擔負總后衛的紅34師在師長陳樹湘的率領下,與十幾倍于自己的敵人殊死激戰4天5夜,鮮血染紅了滔滔江水。 開國中將韓偉在回憶錄《紅34師浴血奮戰湘江之側》中曾這樣記述:“彈藥打光了,紅軍指戰員就用刺刀、槍托與沖上來的敵人拼殺,直殺得敵人尸橫遍野。我團一營有位福建籍連長,在戰斗中身負重傷,腸子被敵人炮彈炸了出來,仍帶領全連戰斗。陣地上空炮火橫飛,山上的松樹燒得只剩下枝桿,但同志們仍英勇堅守陣地,頑強戰斗。” 率部突圍時,陳樹湘不幸傷重被俘。押送途中,他趁敵不備,以驚人的毅力從傷口處掏出腸子,用力絞斷,壯烈犧牲,年僅29歲…… 湘江一役,長征出發時8萬余人的中央紅軍,僅剩下3萬余人。 1935年遵義會議后,毛澤東重獲軍事指揮權,在他高超的指揮藝術下,盡管險境中的紅軍從此擺脫了危機,但長征途中依然有數不盡的艱難困苦:前有地方軍閥的堵截,后有國民黨部隊的追擊,每天天上幾十架飛機盤旋轟炸…… 就在毛澤東指揮3萬紅軍擺脫國民黨40萬重兵追剿、在貴州高原上演他一生中最為得意的“四渡赤水”后,雪山草地又擋在了這支衣衫襤褸、缺吃少彈的隊伍面前。 “草地綿延數百里,渺無人煙,沼澤遍布。我們呢,能吃的都在肚子里,能穿的都在身上,缺衣少吃,無醫無藥,每天都有戰友犧牲……”98歲的老紅軍張文說,“雖然80多年過去了,但我永遠記得長征路上的大哥大姐們,他們中許多人在行軍、戰斗中倒下了!” 據保守統計,至少有1萬名紅軍因為饑餓、寒冷、疾病倒在了四川西部的大雪山上和縱橫五百里、充滿毒素的水草地里。 為了民族、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一旦胸中的火焰被理想點燃,縱是千難萬險,也無法阻擋這些腳穿草鞋的紅軍將士。 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轉戰烏蒙山、激戰嘉陵江、血戰獨樹鎮……據統計,各路紅軍在漫漫征途中同敵人共進行了600余次戰役戰斗,跨越了近百條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險峰,創造了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史詩。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1936年10月,當幾路九死一生的長征隊伍最終在中國西北會師的時候,紅軍的數量由30余萬人減到4萬余人。犧牲者的名單上,包括422名營以上干部,其中有8名軍以上干部、80多名師以上干部,以及更多的無名烈士。 “長征,意味著壯烈的犧牲、輝煌的勝利和精神的崛起,也塑造了這支軍隊的性格、底蘊和氣質。”軍史專家徐占權說,只有理解長征、理解長征精神,才能更好地理解人民軍隊、理解這支軍隊的精神。 砥柱 “長征是革命戰爭史上偉大的史詩,而且不僅于此。”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的第3年,來到延安采訪的另一位外國記者史沫特萊在書中這樣寫道:長征已經完成,紅軍正在繼續創造歷史。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剛剛結束長征的中國共產黨人以民族大義為重,拋棄前嫌,團結國民黨共御外侮。 8月22日,在陜甘寧邊區的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下轄3個師的師長分別為參加過八一南昌起義的林彪、賀龍、劉伯承。 兩個月后,在主力紅軍長征后留在南方8省堅持了3年游擊戰的游擊隊員走出深山野林,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南昌起義時的前敵總指揮葉挺任軍長。 用國民黨的軍帽取代紅軍的八角帽,許多紅軍戰士一時難以接受。在陜西三原召開的129師抗日誓師大會上,滂沱大雨中,劉伯承第一個戴上綴著青天白日徽的黃帽子:“為了救國,讓我們暫時和紅五星告別吧……” “一旦強虜寇邊疆,慷慨悲歌奔戰場。”當數十萬眾國民黨軍節節敗退、華北抗戰發生危機的時刻,尚未改編就緒的八路軍,毅然東渡黃河,開赴華北,直接對日作戰。 在平型關,八路軍第115師伏擊日軍精銳板垣第5師團,打破了所謂“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在雁門關,第120師轉戰南北,殺傷日軍500余人,擊毀日軍大量汽車、坦克和裝甲車; 在陽明堡,第129師一部夜襲日軍機場,擊毀敵機20余架,囤聚山西的日寇一時失去了空中突擊力量,不得不分兵防御后方; …… 全面侵華之初,日軍并未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這支人數不足4萬、不少士兵甚至還沒有一支槍的隊伍視為對手。 “幾仗下來,小鬼子就都知道戴斗笠的八路不好惹了。”老紅軍夏精才曾回憶,從南方長征過來的紅軍多數有戴斗笠的習慣,沒想到這竟成了令鬼子懼怕的標志,“我們雖然缺少武器,但個個不怕死。” 當華北正面戰場整師整團的國民黨軍隊潮水般潰退時,1937年11月上旬,毛澤東又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到敵人后方去! 1939年11月,八路軍設伏黃土嶺,一舉殲滅日軍獨立第2混成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以下900余人,讓這位所謂的“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 “到堡壘密集的敵后作戰,完全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戰法。”軍史專家羅煥章說,僅1940年到1942年間,抗擊了侵華日軍三分之二以上、偽軍90%以上的共產黨武裝,就損失慘重。 這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在歐洲全面展開。在世界各主要戰場,法西斯軍隊長驅直入,狼煙滾滾,如入無人之境。 而在中國華北,八路軍以100多個團20萬精兵,發起了大規模的戰略性進攻戰役——百團大戰,共殲滅日偽軍近4萬人,人心大振。 1942年5月25日,日軍重兵包圍了位于山西遼縣的八路軍總部,副參謀長左權以身殉國,年僅37歲。這位長征路上的紅一軍團參謀長,是抗戰期間八路軍犧牲的最高將領。 “我犧牲了我的一切幸福為我的事業來奮斗,請你相信這一道路是光明的、偉大的……”多年來,左權將軍唯一的女兒左太北,每每讀起父親生前留下的家信,都忍不住熱淚盈眶,“父親所做的一切只有一個信念,就是要把日本侵略者從中國趕出去……” 挺身擔大義,砥柱傲中流。 在這場事關民族生死存亡的抵御侵略的戰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以傷亡60余萬人的代價,共殲滅日偽軍171.4萬人,建立了遍及19個省區的抗日根據地,不斷發展壯大的人民軍隊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命名 1945年8月28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僅僅過去13天,毛澤東便離開延安前往重慶與蔣介石談判,商討國內和平。 毛澤東在重慶住了43天,在共產黨做出有原則的讓步后,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訂了關于和平建國、避免內戰的《雙十協定》。 然而,這來之不易的一紙協議仍無法滿足蔣介石的獨裁野心。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向共產黨中原解放區大舉進攻——一場中國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內戰全面爆發。 渴望和平的中國共產黨人不得不被迫直面戰爭。同日,中原軍區部隊分南北兩路向西突圍——解放戰爭的序幕就此拉開。 此時,國民黨統治著中國四分之三以上的地區和3億以上的人口,共產黨的解放區只有1億多人口;國民黨軍達430余萬,共產黨總兵力只有120多萬人。 面對敵人的猖狂進攻,毛澤東堅定指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中共中央、中央軍委迅速制定了新的作戰方針: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地方為主要目標。 在這一方針指導下,共產黨軍隊依托解放區的有利條件,在大步進退中調動敵人,取得殲敵70萬余人的重大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 1947年8月,中原腹地,劉伯承、鄧小平率領十幾萬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 非凡之人的非凡之舉,吹響了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的號角。隨后,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一場場震撼世界的戰略大決戰在東北、華東、華北相繼展開。 由戰略防御到戰略進攻,由內線作戰到外線作戰,其意義正如后來毛澤東指出的那樣:“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這是蔣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 號角聲中,也逐漸誕生了“人民解放軍”這一人民軍隊沿用至今的稱謂。 194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作出《關于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從此,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稱謂在全軍開始統一使用。 1949年10月1日,隨著共產黨的“小米加步槍”最終戰勝了國民黨的“飛機加大炮”,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宣告成立。 這一天,距離南昌起義22年零2個月…… “在中國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了祖國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赴湯蹈火,前赴后繼,寫下了不朽的篇章,創造了輝煌的業績。”軍史專家李泉說。 歷史,已永遠銘記這支軍隊的苦難與輝煌! 歷史,正深情注視這支軍隊的光榮與夢想! |
相關閱讀:
- [ 07-31]鼓樓區召開軍民融合發展推進大會 喜迎建軍90周年
- [ 07-31]湖里金山街道建軍節走訪慰問部隊官兵 向最可愛的人致敬
- [ 07-31]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將于8月1日上午在京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 [ 07-31]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秋收起義》獻禮建軍90周年
- [ 07-31]中國駐黎巴嫩大使館舉辦“八一”建軍節招待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