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護林員們用自己的行動和努力來表明他們發自內心的認可與信心。火 炎 攝 盡管他們語言不多,但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都有自己期盼。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但干起活來你會感覺到他們是用一舉一動表達著他們的熱忱與激情。對于示范區不斷成長壯大的事實,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和努力來表明發自內心的認可與信心。這就是遍及高原藏區的民族精神,他會讓你感覺到他們是在用心血建設自己的家園,用行動堅守國家的綠色屏障。 自從示范區建設開始以來,這里慢慢發生著變化,首先是自然環境的明顯變化,過去,當地農牧民在政府補助下,一面種植土豆、青稞和油菜,一面靠外出打工維持生計。如今,植樹造林使得環境發生了改善了,風雖還是照舊刮,但沙塵卻少了很多。再就是村民們的觀念也慢慢發生了變化,過去是出門在外打工的多,現在都逐漸返鄉加入到植樹、護林和植草的隊伍中來了。也就是說,在家門口就能掙錢過好日子,何樂不為呢?目前村民僅就植草這一項戶均增加收入都達到1700元以上,如果家里有護林員,工資一年13000元,還有植樹和后續管護期間,補助每天100元,如此下來,就根本不用外出去打工了。實實在在地實現了產業扶貧與環境改善齊頭并進的效果。 藏族女護林隊員白瑪拉姆(前)和妹妹格桑在修剪樹苗。 火炎 攝 52歲的艾瑪鄉柳果村村長米瑪,當過四年兵,復員后先回到南木林鎮嘎布村擔任副村長,2002年遷到柳果村并擔任村長直到現在。 他說,“剛遷到這里來的時候,真是被這里的沙塵暴所震撼。每遇沙塵暴,那真是黃沙漫天,塵土飛揚什么都看不見,一夜之間房屋門前能堆起20厘米厚的沙土,推開門都費勁。記得還是在2004年的時候,我們因為要蓋新房,就住在空地的帳篷里,有一天,正在干活,突然沙塵暴來了,我們就趕緊往帳篷里跑,結果風沙太大,根本看不清方向,居然跑到別的村子里去了。說出來你們可能都不相信吧?如今有了生態示范區可大不一樣了啊,真是‘有風沒沙’了?!?/p> 事實是最能說服人教育人的。 環境發生了變化,連群眾的心態和健康都發生了變化。精準扶貧,異地搬遷生態產業,讓艾瑪鄉三年間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雅魯藏布江北岸的壩子上有一片大面積的沙棘示范林。 “沙棘在別的地方都被稱之為灌木林,在我們這里竟然長成了喬木,這也不能不說是個奇跡吧?”王頂峰自豪地說。 沙棘和榕樹是一類,獨木能成林??梢詮牡氐叵路毖艹鲈S多根系,慢慢又長起了獨樹。沙棘枝干的刺長得很長,牲畜一般不敢靠近,但它的葉子有是很好的飼料,采摘下來可以喂牲畜。到了秋天,這里還會引來各種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小動物,像野鴿子、黑頸鶴、野兔子、草狐貍什么的。 “植被改良了土壤,樹下面開生長各種草類。剛開始種樹的時候,有專家不相信能在這荒灘上種活樹木。高原上每一成活的樹木,都凝聚著人們的心血?!蓖蹴敺蹇瓷臣?,就像欣賞鮮花。 談到未來,王頂峰說:“把樹種成活,就像一個嬰兒呱呱墜地,這并不意味著就算完成任務了,我們還要有責任把它們養育成材,廣種成林。打造高原生態屏障,共享藍天碧水綠地,的確是任重道遠啊。雅江北岸南木林生態示范區建設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是構建高原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舉措,是高原大規模人工植樹造林的積極探索,對高海拔地區生態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下一步,我們將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全力推進雅江北岸南木林生態示范區建設再上新臺階,努力為構建高原生態安全屏障、促進西藏可持續發展、建設“生態日喀則、美麗日喀則”作出新的貢獻。” 南木林在藏語里是‘圣地’的意思,翻譯成漢語就叫做“南木林”。過去飛沙走石的戈壁荒灘,如今變成了郁郁蔥蔥的示范區圣地。無愧于名副其實。 |
相關閱讀:
- [ 08-01]以強軍夢托起中國夢
- [ 07-31]【中國夢·實踐者】內蒙古牧民策馬揚鞭奔小康
- [ 07-31]【強軍夢守衛中國夢】“兵專家”何賢達:心系導彈陣地 護長劍問天
- [ 07-31]【中國夢強軍夢】軍歌嘹亮——我從邊關來
- [ 07-29]【強軍夢守衛中國夢】覃金孟:12年雷達為伴 守護祖國長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