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8月2日電(記者周星竹)近年來,黑龍江省伊春市不斷深化轉型發展,走出了一條別樣的“靠山吃山”新思路。 伊春坐落于小興安嶺南麓,曾是我國主要的天然林采伐生產基地,因此也被稱為中國“林都”。然而為了保護自然生態資源,伊春于2014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進入了綠色化轉型發展時期。在轉型大道上開辟出一條“無林可采,有林經營”的新路徑,林畜、林農和林游三大渠道為伊春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伊春廣泛建設起生態養殖區,開展起棚室蔬菜及食用菌的種植,上甘嶺區下崗林場職工侯勝磊就借此機遇嘗到了甜頭。從前他伐木一年,收入僅有1.6萬元,而今開始黑木耳棚室種植,今年收入預計可達5萬元。 當談到工作轉變的感受時,侯勝磊說:“雖然工作比以前更累,但是收入也上去了。累并快樂著?!泵髂?,侯勝磊還打算開一家旅店,借著伊春“林游”發展的東風,提升自己一家三口的生活水平。 伊春綠色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生態旅游迅速發展,農家樂、度假村滿地開花。2016年伊春共接待游客100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87.1億元,同比增長41.9%。 林畜、林農、林游齊頭并進,為當地餐飲業帶了生機與商機。烏馬河區的林場經營所就張羅起12家農家餐館,建成了“美食一條街”,這些餐館的負責人和員工都是從前的林場職工。 山里人飯莊的老板徐俊彬曾是烏馬河經營所的所長。據他介紹,餐館所用的大部分食材都取自當地森林豬飼養基地、蔬菜基地、木耳基地等,綠色安全。而且一條街的餐館“抱團闖市場”,共用一張菜單,讓食客享盡全街美食,又讓各店共同獲利。 如今,伊春人把心思用在喚醒資源、深挖資源潛力上,釋放出了林地的巨大生產力,讓當地經濟重煥新生。上甘嶺溪水經營所黨總支書記杜恒軍說:“未來的日子有盼頭,大伙兒精氣神也足了。” |
相關閱讀:
- [ 08-02]國內首個智慧水務生態園在福州高新區落成并運行
- [ 08-02]荒山種油茶致富護生態
- [ 08-02]連城:荒山種油茶致富護生態
- [ 08-02]國內首個智慧水務生態園在福州高新區落成并運行
- [ 08-02]草原獎勵補助政策助內蒙古草原生態恢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