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蓮花8月3日電 青石路,白墻瓦,溪水潺潺……8月2日,紀念“三個90周年”網絡媒體主題宣傳活動走進江西省蓮花縣,來到開國將軍甘祖昌的故鄉——坊樓鎮沿背村。還未到達甘祖昌的舊居,網媒記者們就被這美景所陶醉。 2014年,隨著甘祖昌老先生的愛人龔全珍阿姨榮獲感動中國年度十大人物,這個位于蓮花縣中東部的小村莊被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在這里,采訪團一行觀看了蓮花傳統戲曲——采茶戲《并蒂蓮開》。采茶戲是流行于江南地區和嶺南一些省區的傳統戲曲類別,產生年代大多是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戲曲《并蒂蓮開》雖然只有短短五幕,卻生動地講述了甘將軍和龔阿姨的相攜一生的革命情感,以及為教育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 幕布拉開,仿佛回到六十年前,甘將軍身板挺直,手里拿著老煙桿,一幕一幕,帶著大家重溫了那段平凡而又充滿激情的歲月。甘將軍回到故里,為這個偏遠的山區注入了活力,帶來了先進的技術。由于甘將軍的牽頭帶領,沿背村成為蓮花縣第一個通電的村莊。 甘將軍于1957年解甲歸田,和妻子龔全珍率領全家從新疆回到背沿村,成為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甘老跟龔老,在我們這一直都是出了名的好人。”聽說我們是來參觀甘將軍舊居的,村民滔滔不絕地告訴我們甘將軍和龔阿姨的故事。雖然甘將軍已經離開大家,而龔阿姨也已搬至縣城與女兒同住,但村民們依然記得老阿姨的善良。 “甘將軍家,那會兒是我們村的‘臨時銀行’,誰家缺個錢,只要開口,甘老一定借。”村里民宿店主陳云娥說,“但是有個規矩,聽我爸爸說,甘老堅決不借錢操辦酒席,不把錢用在場面上。若是家里有困難,生病,上學,買肥料……這些都能借。” 回鄉29年,甘將軍和鄉親們一起,用辛勤的汗水修起了3座水庫、25公里長的渠道、4座水電站、3條公路、12座橋梁。長期的實踐和刻苦學習,使他積累了一定的農林水利建設經驗,還曾被江西省科學院聘為特約研究員。 據村民們回憶,當年修橋時,甘老硬是將一座橋的經費修成了12座橋,成為惠澤一方的民生工程。連裝材料廢棄的袋子,甘老都帶領大家將其拾起回收變賣。 甘將軍生前一直強調,不要特殊化,自己就是一個農民。幾次拒絕了政府為其建房配車,自己攢錢修建了一幢房屋。 而龔全珍老阿姨在甘將軍離開后,繼續將此精神傳承發揚下來。村民們紛紛表示,甘將軍、龔阿姨就像一朵并蒂蓮,一生潔白無瑕,出淤泥而不染,并蒂蓮開,芳香永留存。(朱超 王明慧) |
相關閱讀:
- [ 08-03]習近平建軍90周年重要講話為祖國統一大業譜寫新篇章
- [ 08-03]福建省慶祝建軍90周年主題展覽在福州開展
- [ 08-03]二論習近平慶祝建軍90周年重要講話
- [ 08-03]省領導參觀福建省慶祝建軍90周年主題展覽
- [ 08-03]中宣部等10部門要求開展建軍90周年主題活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